【網文選評】

黨委書記 美國回來後竟不「反美」了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4月12日訊】(希望之聲文化頻道《網上妙文》節目)馬老師是我們單位的黨委書記。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裡,做了一輩子黨務工作,在政治上「旗幟鮮明」。一提美國,就是「老美不地道」的不滿……

聯結收聽
下載收聽

路平:藍述,你說這年頭啊,這怪事兒它就是多。

藍述:路平,這怪事兒真不老少,就說吧,這人吃的包子它是「紙」做的饀;「假
老虎」它可以拍出個真照片兒;資本家呀統統入了黨了。這日本人他吃了中國人的「餃子」。

路平:怎麼著?

藍述:他直喊上當受騙。

路平:我這兒還一樁怪事。

藍述:怎麼說?

路平:說這「黨委書記」到美國回來之後,他就不「反美」了。

藍述:這倒是個新鮮事兒!到了美國轉了一圈兒,「腦袋」開竅了。

路平:在《看中國》網站上有這麼一篇文章,它的題目是「黨委書記,美國回來後竟不『反美』了」。

藍述: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路平:文章中說,馬老師六十來歲,是我們單位的黨委書記。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裡,做了一輩子的黨務工作,馬老師在政治上是「旗幟鮮明」。

藍述:那當然,黨的人嘛!

路平:一和我們這些「小年輕」的聊天,是滿嘴國內、國際形勢。一提美國,就是「老美不地道」的不滿,還說年輕人應該有政治追求,不應該只盯著錢。

藍述:那人家馬老師說的也是。這老美既不偉又不光又不正,你說你年青人追求它幹啥呀?

路平:文章中說,馬老師對美國不滿或許是和他的兩個孩子有關。

藍述:喔!跟他兩個孩子有關係。

路平:女兒、女婿做為科技工作者,10幾年前移民美國了。

藍述:成了美國人了。

路平:有了「海外關係」,兒子也「不爭氣」的,天天研究要往美國跑。幹了一輩子革命工作的馬老師對兒女的「唯美是瞻」狀態是煩透了,

藍述:是啊!這天天教導部下跟黨中央要保持一致,可是兒子、女兒、女婿他偏偏就和黨中央沒保持一致,你說咱們馬老師他心煩不心煩啊!

路平:但也干涉不了年輕人的選擇,兩年前,兒子也去了美國。

藍述:噢!兒子也走了。

路平:半年後打來電話,說在那邊兒還找了一個美國人做女朋友。

藍述:好嘛!這兒子居然還結下了一樁「跨國姻緣」。

路平:馬老師經常不高興的向同事們說這些事情:你說好端端地中國人,為什麼就說美國好?那可是萬惡的資本主義,有什麼好?

藍述:要說現兒今的資本家都已經入了黨,這資本主義,他只要接受黨的領導,他就是好的「資本主義」。如果說你不接受黨的領導,不管你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你什麼主義,那統統不是好主義。

路平:文章中說,去年6月,女兒從美國打回越洋電話報喜,她給馬老師生了一個外孫子。有了外孫子的牽掛,又想看看一雙兒女在美國的生活狀態。反美反了一輩子的馬老師還是決定到美國去看看。

藍述:說的也是,是得去親眼看一看這美帝國主義的真面目。

路平:9月,辦好護照、簽證,馬老師生平第一次出國,去了美利堅。

藍述:喔!到了美利堅。

路平:女兒、女婿住的是200多平方的獨體別墅,兩人各有一部汽車,在物質生活上是絕對富足,在中國不是一般老百姓所能想像的。

藍述:那是啊!

路平:就是女婿工作有些忙。

藍述:那是,這小倆口的收入,那馬老師就是給這偉大光榮正確的黨再工作幾輩子,可能也掙不到。

路平:兒子在一家汽車工廠開車,也有自己的別墅,也算是在美國站穩了腳跟。看到這些,馬老師也算是理解了兒女為什麼拼命往美國跑的原因。

藍述:馬老師感情是覺得女兒兒子往美國跑,那是看在「錢」的份上。

路平:但是在美國發生的一件事,讓他徹底改變了對美國的看法。

藍述:什麼事兒呢?

路平:文章說,去美國是一路顛簸,加上倒時差,吃住還有些不習慣,身邊少了說話的朋友。在美國沒住上幾天,馬老師身體是極為的不舒服,臉色臘黃。兒女急忙把他送進了醫院,一檢查膽囊炎又犯了。

藍述:俗話說,這「沒什麼,別沒錢;有什麼,別有病」。這膽囊炎是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可不能掉以輕心。

路平:文章說,原來在國內的時候,馬老師就有膽囊炎。

藍述:噢!老毛病。

路平:治療的一直是不徹底,在美國一折騰,又加重了。美國醫生說,馬老師的病很嚴重,需要立即手術。

藍述:做手術?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路平:馬老師起初不肯,因為他聽說在美國看病花錢很貴,以一個中國人的條件是承受不起的,不過兒女堅持要讓馬老師做手術,畢竟他們可以提供手術的費用。

藍述:要說馬老師這兩個兒女呢,還真是孝順。馬老師是對美國的醫療體系他信心不足,覺得可能花錢花不起。

路平:文章說,手術很順利,馬老師又在病院往了半個月,身體也好了起來。

藍述:哎!連手術再加半個月的醫院,這開支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

路平:文章說,擔心花錢的馬老師立即要求出院,不過醫院仍然建議他繼續住院觀察。

藍述:這醫院可不是想賺馬老師的錢吧?

路平:當天,馬老師就對兒女說明了他的想法,詢問這次住院需要多少費用。

藍述:看來這馬老師的心裡負擔確實不小。

路平:兒子、女兒說不用他擔心,他們正在想辦法,因為以馬老師在中國的月收入,在美國連「低收入者」水平都沒有達到,這樣的條件是可以向醫院、政府申請緩交或者免交費用,他們已經打了報告,即使不能批准,兒女也有足夠的錢。

藍述:哎!在美國居然還有這事兒,住院之前別人就沒有要他先交錢,這回又住院又開刀,還可能免交住院費和手術費。這自己住院別人買單的事兒,這可是高幹待遇,這天下難道真有這樣的好事嗎?

路平:文章說,幾天後,醫生帶來了消息,馬老師的手術費、加上以後半年的藥費全部減免,而這筆費用合計人民幣110萬元,是馬老師一輩子的工資!

藍述:好嘛!這要不來看看這美帝國主義的真面目,還真不知道到了美國轉了一圈,住這一回醫院,就享受了在國內高幹的待遇。你想想,在國內那真的只有住在高幹病房裡的高幹,他能夠享受這吃藥、開刀、住院,統統不花錢的待遇。

路平:文章說,出院沒幾天,馬老師就堅持回國了,因為在那裡是語言不通、沒有朋友,很不適應。

藍述:這馬老師感到孤單了。

路平:不過,從那以後,他再也不說美國如何如何了。

藍述:再也不說這老美「不夠地道」了。

路平:見著我們這些年輕人,偶爾發些感慨:「年輕人啊就應該多走動走動,多看看,可以學很多知識啊。」

藍述:這回不說年輕人應該有「政治」追求了!

路平:「美國好不好,書本說的是一種情況,自己用眼晴判斷是一種情況,我感覺那地方還真不錯。」

藍述:這馬老師這回可真變了,不說別的,就這言論就沒跟黨中央保持一致,你說這馬老師的思想可是出現了傾向性。

路平:為什麼出現傾向性了呢?

藍述:其實這種傾向性呢,說起來也並不奇怪。根據2007年中科院的一份調查報告,在中國政府每年投入的醫療費用中,80%的醫療投入是為了850萬黨政幹部服務的。

國家醫療總投入中只有20%是為普通的民眾所服務的,就拿馬老師為例吧,這馬老師要是在國內膽囊炎發作了,要去住院開刀了,那會是個什麼勁兒呢?

路平:會怎樣呢?

藍述:那首先醫院得問,你是「離休」幹部,還是「退休」幹部啊?

路平:他們之間有區別?

藍述:那當然有區別。那還得問,你是省部級的,還是地處級的,還是縣團級的?

路平:級別不同,待遇也不同。

藍述:那不同之處大了。打什麼針,吃什麼藥,是進口藥,是國產藥,那都有區別。

路平:可是換到美國,它就沒有區別了嗎?

藍述:這美國的醫療制度雖然它也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制度,可是65歲之後,他不管你以前是當過總統,還是當了個小學教師;不管你以前是個參議員,還是一個衛生員,過了65歲,你可統統都享受一樣的醫療保健計畫。

路平:吃什麼藥,打什麼針都一樣?

藍述:那是!要說這馬老師給黨辛辛苦苦幹了一輩子,自個兒被黨洗了一輩子的腦,也幫著黨給別人洗了一輩子的腦,他就沒搞明白這麼兩件事?

路平:哪兩件事呢?

藍述:為什麼這一天到晚,他自己跟黨中央保持一致,還教育別人跟黨中央保持一致。可是到了這個生病吃藥的時候,為什麼這所有的老百姓他都不能跟黨中央的幹部保持一致了?

可是到了外國,這不管你是總統也好,議員也好,你都得跟選票保持一致,你都得跟納稅人保持一致。到老了、退休了,你的保險計畫也都得跟平民百姓保持一致,你說這馬老師,他弄明白了這「兩個系統」之間的區別在哪兒嗎?

路平:是得好好想想。這次的《網文選評》的節目就播送到這裡,我是路平。

藍述:我是藍述。

路平:咱們下次節目再見。

(據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網上妙文》節目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網文選評】中國2007年十大噁心
【網文選評】為啥中國人死在韓國很值錢
【網文選評】胡錦濤「親民」被忽悠
令人憤怒的雪災新聞報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