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邦國重申中國絕不搞多黨制、三權鼎立和兩院制

人氣 5

【大紀元4月18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楊家岱採訪報導)中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在新一期《求是》雜誌上撰文說,中國絕不搞西方的多黨輪流執政、三權鼎立和兩院制。評論界人士對該文的觀點表示不以為然。

不難看出,吳邦國委員長的文章缺乏新意。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三權鼎立和兩院制,中共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是這麼說的,只不過這次重申這個立場的卻並不是中共總書記或政府總理,而是人大委員長,當局也許覺得,由人大委員長來駁斥西方議會民主可能更有力。

旅美學者、政論家謝選駿表示,中共重申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三權鼎立和兩院制,是因為它感受到外界要求它實行現代民主的壓力—

謝選駿:「吳邦國作為中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現在提出不搞兩院制,不搞三權分立,不搞多黨競選,我認為他首先是受到了壓力才會這樣講。那他們為什麼會受到這種壓力呢?顯而易見,這套制度就是三權分立的西方民主制度的普世價值政治模式,是人類發展了800年才發展起來的,從英國的大憲章開始的。

可是中國的這套制度,人大常委會在一黨專政的領導下多黨合作,人大常委會和政協這套制度,然後無產階級專政,人民民主專政這套制度,從蘇聯算起還不到100年。顯然100年和 800年來比就是相當不成熟的,而且這套制度的根已經斷了,在蘇聯那兒已經斷掉了。現在中國基本上在政治上是一個孤島。」

謝選駿說,有跡象表明,中共在較早時期並不認西方民主不好,只是出於自身統治利益的需要才實行專制的—

謝選駿:「共產黨早在執政之前就知道西方民主好,這早就揭露出來了,出了本書叫《歷史的先聲》,摘錄的都是新華社1940年代的社論,完全是一邊倒地鼓吹美國式的民主,說那個民主才好,說國民黨獨裁,不在中國推行民主,而美國式民主就是普選,這才好,代表人民的心聲。所以,共產黨完全清楚西方的這套制度比斯大林主義的制度要好得多,但是出於利益問題,他們要極權要專政,沒辦法。所以要把握住政權不放。」

吳邦國的文章在談到中國人大代表和西方議員的區別時說,西方議員是職業政客,而中國人大代表則是工農兵以及其他各界人士的代表。謝選駿說,這個說法是不對的—

謝選駿:「他這顯然是在玩弄一些概念。為什麼呢?中國的這些人大代表代表各方面的人,其實是不對的,因為他其實就代表黨、代表指派他的那些人。所謂代表就看他是怎麼出來的,並不是這個人出身於工人他就代表工人,出身於農民他就代表農民。實際上,中國的人民代表雖然來自各行各業,但是他都只代表黨,因為是黨指派他的。

西方那些政客、議員,雖然是職業政客,有的是父子相襲,有的是兄弟相襲,有的是夫唱婦隨,這當然是職業政客,這都沒錯。但是問題是,他們都代表選民,他們不是代表他們的黨,也不是代表他們的家族,是別人選他們出來的。這個選他的人很重要,誰選他,他就代表誰。」

這位政論家表示,實行多黨制、三權 鼎立和兩院制,可以使中國較快地成為第一流強國—

謝選駿:「中國要成為一個強大的一流的國家其實說穿了只有兩條路可走,一個是遵從普世價值,像蘇聯和東歐國家那樣融入國際主流社會。然後在國際普世價值的框架下,跟其他國家競爭,這樣把中國變成真正的一個世界上的頭等強國,這是一條路。

還有一條路就是回到中國民族本位的道路上去,就是結合中國的傳統和現實發展 出一套不同於西方政治模式和思想架構、意識形態、法律制度等的中國自己的一套文明系統來。這個顯然是比融入國際主流社會系統要艱難得多,但是這還是一條路。斯大林主義的那條路已經被證明是一條絕路,是走不通的。」

旅美華裔作家董鼎山表示,三權分立、多黨制有利於相互制衡。他說,他相信中國的政治制度將來會變—

董鼎山:「先進的國家都是三權分立,所謂三權分立就是你不能管我,我不能管你,都互相監視。我的猜想是中國會慢慢變化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有了電腦網絡,他是不能控制的,一黨專制以後一定會換的,我就是說時間的關係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郭飛雄的姐姐致吳邦國和人大代表的公開信
清心評論:看當今世界誰是風流?
浙江異議人士呂耿松妻子汪雪娥致信吳邦國委員長
呂耿松妻子致吳邦國及人大代表公開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