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爾森晤王岐山為美中對話作準備

標籤:

【大紀元4月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莉雅2008年4月3日華盛頓報導)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正在中國進行訪問,為下一輪美中戰略經濟對話作準備。剛剛進行交接的中國新一屆政府重申了對美中戰略經濟對話這個雙邊磋商協調機制的承諾。有關專家認為,保爾森在當前美國經濟處於疲軟和金融動盪的敏感時期訪華,體現了華盛頓對美中經貿關係的重視。

美國總統特別代表、財政部長保爾森4月2號凌晨抵達北京,開始為期兩天的中國之行。作為今年6月在華盛頓舉行第四輪美中戰略對話準備工作的一部份,保爾森此行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會晤中國新一屆政府中的一些主要成員,包括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和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

保爾森訪華的第一項日程就是同他的「新對手」–擔任胡錦濤主席特別代表的王岐山舉行工作會談。王岐山將接替卸任的副總理吳儀,同保爾森共同主持美中戰略經濟對話。不過,這並不是保爾森第一次同王岐山會面。他在擔任高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時就同時任中國建設銀行行長的王岐山有過交道,而且視其為朋友。

在同王岐山舉行會談之後,保爾森在人民大會堂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了會晤。他將在4月3號會晤中國總理溫家寶。

*中國領導人積極評價美中對話*

中國領導人對美中戰略經濟對話做出了積極的評價,認為這一對話增加了戰略互信,推動了美中經貿關係乃至整體關係的平穩發展。王岐山表示,在目前的形勢下,戰略經濟對話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他說,中方願意與美方共同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保持對話的連續性,爭取對話取得新的積極務實的成果。

胡錦濤也對保爾森表示,中方高度重視健全和完善美中戰略經濟對話等雙邊磋商協調機制,並且願意同美方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溝通和協調,不斷提升兩國的經貿合作水平,為保持世界經濟增長和維護國際金融穩定而努力。

美中戰略經濟對話是2006年9月由布什總統和胡錦濤主席共同發起的每半年一次的高層對話機制,目的在於就兩國經濟關係中長期和具有戰略意義的問題展開對話和磋商。

王岐山表示,中國的兩位最高領導人都會晤保爾森的這個事實充分反映了中國新一屆政府對美中之間的建設性合作關係所給予的高度重視。

*分析:凸顯美國重視美中經貿關係*

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關係學院的資深客座教授、中國問題專家鮑泰利認為,保爾森在美國經濟處於衰退邊緣以及信貸危機還沒有過去的時候訪問中國,也凸顯了布什政府對美中經貿關係的重視。

他說:「我認為,這表明了他對這個戰略經濟對話進程所給予的優先考慮,因為,要不然的話,在美國以及其他經濟體處於金融動盪的情況下,他應該會呆在華盛頓。」

這位前世界銀行駐京辦事處的負責人指出,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今天在國會就美國的經濟狀況接受議員的質詢,而保爾森卻不在華盛頓,令他稍感意外。他認為,這體現了布什政府對美中關係的重視、以及美國為瞭解中國新一屆政府成員所做的努力。

*分析:應通過對話推動雙邊經貿關係*

華盛頓卡托研究所貿易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格裡斯沃德認為,在戰略經濟對話的框架下討論美中經貿關係應該是美國貿易政策的一個優先議題。

他說:「他們的一個優先考慮是能夠通過戰略經濟對話、合作和討論,而不是像一些國會議員所希望的那樣同中國進行對抗甚至是採取邊緣政策,繼續推動同中國進行富有建設性的經貿關係。」

保爾森在北京表示,美中戰略經濟對話是成功的,正在不斷取得進展。他希望雙方繼續努力,推進戰略經濟對話和美中關係繼續向前發展。

在訪問期間,保爾森將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發表演講,其中,他將提到美中兩國共同應對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所進行的一個為期10年的合作項目。

*保爾森解釋美國經濟正經歷動盪期*

不過,保爾森同中國就貿易、能源和環境等問題上進行合作的討論受到美國信貸危機這一陰影的籠罩。中國總理溫家寶在3月舉行的人大會議上表示,他對美國市場的動盪、美元下跌以及美國經濟今後的走向等問題深感擔憂。

據媒體報導,保爾森向胡錦濤介紹了美國經濟的運行情況和今後的發展趨勢。他解釋說,美國正在經歷一個動盪時期,但本質上是一個非常強勁的經濟。他說,在平穩信貸市場方面,他認為美國正在取得進展。不過他表示,這個問題的解決還需要做出更多艱苦的努力。他認為,前面還會有一些波折。

在雙方存在爭議的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保爾森表示,中國在允許人民幣更快升值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自從去年12月舉行的上一輪戰略經濟對話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4.8%。不過,就在保爾森開始訪華之際,有關中國人民銀行會減慢人民幣升值步伐來阻止投機人賭定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突破1比7之後會加快升值的猜測導致人民幣匯率有所下滑。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名家專欄】「中國夢」正在消失
中國高管被指控大規模受賄 阿迪達斯展開調查
【翻牆必看】又一名中共正部級高官被抓
吉林舒蘭市一天30多位法輪功學員遭綁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