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醞釀市長差額選舉

【大紀元5月25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聞劍報導)深圳政府日前在網上發佈深圳近期在政治、行政、經濟、文化和社會等領域的全方位改革綱要徵求意見稿,其中市長和區長差額選舉的改革設想引人注目。

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伊始,「深圳學香港,廣東學深圳,全國學廣東」在全中國是句響亮的經濟發展口號。深圳那時是中國的經濟發展特區。現在,深圳市政府表示,條件成熟時進行市長差額選舉,區長差額選舉,這示範意味著深圳成為中國政治改革中的「政治特區」,就像當年在經濟發展方面為全中國在政治改革方面樹立一面學習的旗幟?深圳作家趙達功對此表示—

趙達功:「汪洋來到廣東省當省長以後提倡要解放思想,我們一直在觀察,不知道怎麼樣解放思想?如果深圳有這麼一個政治舉動,我覺得就是一個比較大膽的設想。汪洋說過,深圳不能搞政治特區。實際上,這麼一搞深圳還是在中國走在政治改革前面的,還是個政治特區。因為,深圳這種超大城市來搞差額選舉的話,就是一個大膽的政治改革舉動。」

汪洋擔任廣東省委書記,走馬上任辦的第一件事是成立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領導小組,親自任組長。趙達功雖然認為,深圳如果能進行市長和區長差額選舉是「大的政改舉動」, 但他同時又對深圳能否實施市長和區長差額選舉的前景不表樂觀。

對於市長和區長差額選舉將來能否在深圳進行這個問題?深圳大學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呂元禮教授表示—

呂元禮:「首先,我的感覺,中國第一個是政治和經濟都需要改革。經濟發展了,政治是需要改革的。第二個,我比較贊成的是差額選舉。因為我們中國強大,把黨的領導、依法治國和人民做主結合起來,差額選舉這種方式就可以把這三種比較好地結合。目前中國的情況,差額選舉可能是一個比較可行的方式。深圳作為一個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地方,必然也要求政治上有所跟進。所以,我認為深圳要是想搞差額選舉的話,這種方式也可能是大伙期盼的。」

呂元禮教授說,市長和區長差額選舉可能是大家期盼的,屬於政治改革的範疇。不久前發表「民主是個好東西」一文的中央編譯局副局長、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認為,政治改革不是一件「應當」的事,而是一件「必須」的事。這「必須」的事不辦,用中共元老任仲夷的話說,政改這一關「現在不過,以後說不准更難過」。

儘管對市長和區長差額選舉的前景不表樂觀,但趙達功表示,深圳成為中國政改特區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趙達功:「照目前來看,深圳成為政治改革的地區不是不可能的,因為它的優勢是比鄰香港,跟香港城市緊挨著城市,而且互相往來特別多,而且香港的體制深圳市民都很清楚,都是能夠接受的。經常去香港就要接受香港的法律。」

深圳政府網上發佈有關政治、行政、經濟、文化和社會等領域的全方位改革綱要徵求意見稿提到,在廉政體制方面要學習香港「廉政公署」。迄今,深圳是中國唯一一個紀委和監察局沒有合署辦公的城市。此外,深圳的全方位改革綱要徵求意見稿還包括通過重大決定無記名投票的方法體現黨內民主,探索區人大代表直接選舉,公開選舉區政府部門一把手和建立「城管警察」的改革設想。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楊建利要求民主 籲賑災四川
響應救災 深航重慶往返航線可免費退票
法國《團隊》:體育記者首先是個記者
深圳漁夫捕魚撈到未爆戰時炮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