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總:珠三角逾萬家港資企業可能倒閉

【大紀元5月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七日電)中國去年實施銀行保證金台帳實轉制度的寬限期將在八月底屆滿,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陳鎮仁表示,屆時不少廠商將周轉困難,加上國際油價高漲,人民幣不斷升值及美國市場疲弱等因素,廠商經營更艱難,預估下半年珠三角將有一成半港資工廠將搬離中國,兩成選擇結束營業。

香港「文匯報」報導,陳鎮仁說,目前在中國從事製造業的港資企業約六萬三千家,若兩成選擇結束營業,即有一萬兩千六百家對中國經濟及勞動人口造成重大影響。

他表示,希望中國有關部門在執行勞動合同法及加工貿易政策細節時,能因應企業的實際情況,彈性處理,不致將廠家「趕盡殺絕」。

今年以來,能源、原材料、人民幣升值、勞工等生產成本不斷攀升,加重港資企業的負擔。而中國製商品經常遇到海外市場保護主義的挑戰,港資企業在中國生產的商品同樣受影響。

陳鎮仁說,二零零六年下半年,中國對加工貿易政策進行多項調整,發布多份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及禁止類商品目錄。新的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去年底公布,預料新調整措施今年會逐步推出。

他認為,調整加工貿易政策對企業日常運作影響非常大,逾萬家港資企業不僅成本上升,一些實力較弱企業甚至難以經營或停業。

陳鎮仁表示,中國去年實施的「台帳」寬限期,將在八月底屆滿。雖然中國商務部、海關總署、銀監會允許加工貿易企業可以現金、保付保函等形式繳納台帳保證金,但不少企業反映,中國大陸收緊銀根,部分企業很難取得銀行的保付保函。

他說,「若不能取得銀行擔保,廠家便要真金白銀支付台帳保證金,部分企業可能出現資金周轉的問題,情況令人擔心。」

相關新聞
人民幣升值 三成港人擬內地置業
罷工如雞瘟 東莞台資工廠勞資衝突頻傳
深圳一傢俱廠工人罷工要求加班費
揭祕涼山童工慘況 反抗受死亡威脅 女童失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