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筱心情日記】恐怖的禮物

小筱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有一回收到一份生日禮物,打開來一看,是一個骷髏頭,樣子挺恐怖的,晚上還發著綠光。這讓我聯想到,也曾經在百貨公司見過製造成八腳蜘蛛、蟑螂、毛毛蟲等各式嚇人的玩具。心裡不免打了個問號:「這樣的玩具一點都不討人喜愛,會是怎麼樣的人去買呢?什麼樣的心態下去購買?惡作劇麼?」我不解。因為,如果是我,我希望對方收到禮物時,是喜悅的,會心一笑的。「交情好嘛!嚇嚇對方!」朋友這麼說著。可我總認為這樣醜陋的玩具是不怎麼有善念的。

我是在一個純樸的漁村長大的,小時候我們即使打工賺得的錢,也是要貼補學費的。幾乎沒有聽說過誰家的孩兒購買玩具的。我們是屬於大自然的,捉迷藏、一二三木頭人、藏拖鞋的遊戲等等。放學回家,大夥兒都是先寫功課,寫好後外邊可熱鬧了,藏拖鞋的遊戲,猜拳輸的人得去找大家藏起來的一隻鞋。每個人單腳跳著,得意洋洋的為自己藏的鞋沒被發現沾沾自喜的笑著。總是玩得一身汗,直到吃晚飯的時間,才各自回家。

在節慶廟會時,可以看見捏麵人的老先生,他的手輕巧的一會功夫,就已經捏造出栩栩如生的作品。而每一個作品的背後都還有個生動的故事。更讓我們嘖嘖稱奇的是,在表現花卉、花瓣上竟能薄而透明亮麗,在人物表情上逼真而充滿了生命力。我們總是捨不得離去,看著老先生捏出的成品,既端莊又不脫稚氣,形態萬千,耐人尋味。

鄉下孩兒的玩樂得天獨厚。都跟著大自然的節令有著多彩多姿的玩法。春天可以在空曠處放風箏,到了五月,我們縫沙包、香袋。七八月,自己製作花燈嘻笑遊樂,到了臘月、正月,過新年穿新衣,放鞭炮。總是跟著大自然的節奏、時令有著密切的聯繫。

我教過小學,班上的學生跟我親近。總喜歡在放假時到家裡來找我,或對我說:「老師,你到我家來玩好嗎?我要跟老師分享我最喜愛的玩具。」我笑著問:「你要跟老師分享什麼玩具?」他們回我是電動玩具。其實有些電玩是打鬥的,凶殘的畫面多。現在的人比過去凶殘,這些都跟現在整個玩具的流行趨勢是有關係的。如果從小就長接近一些決鬥、打架的遊戲,長大後,他突然覺得這些遊戲已經不能滿足那種追求刺激的心時,那就將是件可怕的事情。

人喜歡什麼?並不是社會潮流的趨勢使然,是價值、觀念的轉變,進而影響到其審美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醜陋恐怖的玩具有人願意買。美的不如醜的,善的不如惡的,整潔的也不如邋邋遢遢的,著實發人深思。

(如果您想跟小筱進一步連繫、交流,歡迎e-mail到g9200.g9200@msa.hinet.net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所幼稚園瞿萬容老師被救援隊發現的情形,令人泣不成聲。「當時瞿老師撲在地上,用後背牢牢地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懷裏還緊緊抱著一名小孩。小孩獲救了,但瞿老師永遠離開了人間。」
  • 當時辦公室內養了一隻九官鳥。這隻鳥非常的聰明,只要他聽過身邊的人所說過的話,很快就能學的有板有眼。可是我的助理和老闆全家都說牠太聒噪了。
  • 今天吃飯時見到一則詼諧的故事《袋鼠與籠子》:

    有一天動物園的管理員們發現袋鼠從籠子裡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

  • 這網友回我:「酒是燒身的火焰,我不愛喝。我也不情願的,沒辦法,應酬唄!沒酒不成宴席! 要不他們就說我與他們不和氣。」
  • 今天,一位網友打電話找我,告訴我他跟我一樣,都是法輪功學員。我知道自從99年後,大陸不少學員的書全被沒收了,所以我總會問對方:「有沒有書?需要什麼資料嗎?」
  • 我和興子(化名)在一起有一年了。他真的很好。在中國不知道還有多少這種人了。他生活很儉樸,去年夏天的時候,一天只吃一包麵條。我看他很辛苦,而且還要學習,就搬去和他一起住。
  • 平時與人說話,總習慣看著對方的表情。可以從其神情中捕捉到他的心情,也自然的透過表情來回應,既不打擾對方說話,又能有所互動。當我沒能聽懂時,對方也會從我疑惑的表情中幫助我理解其心意,是一種心靈上很好的交流。
  • 在網路上多年,常常會遇到一些大陸網友要我寄錢給他們的。原因呢?不約而同的說及,他們的父親,爺爺或是其某某人得了癌症,救人用。或是希望我能寄給他們手機、電腦等,將感激不盡。

    我總是告訴對方,或許真的需要急用,但是要「學會承擔」。

  • 莛莛在父親任教的中學就讀,她告訴今年上小學二年級的弟弟小頡:「以後你讀國中時,千萬不要在爸爸班上,不然無論你成績多好,人家都會說你爸爸對你洩漏考試題目。」
  • 週日上午,跟往常一樣早起到學校煉功。清晨6點40分,已經煉好5套功法,我留在學校裏讀了約1小時的書,帶著踏實而愉快的心情回家。途中邊拍了些風景,感覺鏡頭捕捉到的不只是景色,更溶入在清晨柔和的陽光中與清晰寧靜的天空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