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學者質疑政府釐訂副局長薪酬欠準則

【大紀元6月6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香港副局長與政治助理國籍及薪酬,近期引起爭議,昨日政府首次安排委任官員跟傳媒高層會面。有學者認為,政府以閉門吹風會形式,向傳媒解釋副局長及政治助理的國籍及薪酬事件,力度仍然不足夠,不足以拆除今次的政治炸彈。亦有學者質疑政府釐訂薪酬時欠缺準則。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這場政治風波,政府由一開始,已經判斷錯誤,雖然昨日吹風解釋,是有反省,但已經來得太遲。他又說,政府必須公開更多細節,包括招聘及釐定薪酬的準則,才能夠平息公眾的不滿。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亦表示,政府所做的,與公眾想知道更多資料的期望,仍然有落差,相信事件會繼續發展。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則表示,會堅持根據權力及特權條例,要求政府公開更多資料。

聘請標準不清晰將造長遠問題

不少政治助理加入政府後,薪酬都水漲船高,其中陳智遠和楊哲安加入政府後,薪酬比原來工作分別增加約4倍及2倍。副局長之中,候任環境局副局長潘潔薪酬增幅最大,由大學助理教授月薪約6萬元,增加超過2倍至約20萬。另外,政治助理月薪由10萬元至16萬元,但政府實際聘用時不以10萬元作起薪點,而以薪酬中位數的13萬元聘請,令政治助理之間薪酬差距由原先的6萬元縮減一半至3萬元。

有學者批評政府不以起薪點聘請這些委任官員,令他們的人工未必能反映年資差別,又質疑以高於他們原先工作幾倍的工資聘請是否合理,認為政府聘請標準不清晰,長遠會造成財政及管治問題。並認為政府應詳細解釋釐訂薪酬的標準,並建議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可自願公開薪酬資料。

特首辦主任陳德霖承認,政府低估了民間對這批委任官員的國籍要求,重申政府不會硬性要求副局長和政治助理不可以擁有外國護照,政府亦不會披露有關委任官員的具體薪酬。

另外,立法會將會於本月25日的大會上,辯論由民主黨議員何俊仁提出引用權力及特權條例,要求特首辦主任公開有關副局長及政治助理薪酬福利等詳細資料的動議。(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法院判國籍法違憲 10名非婚生子女獲日籍
行銷台灣  新聞局與NGC頻道將繼續合作
陳清秀:政務官雙重國籍 一年內須完成放棄
港再有3位副局長放棄外國國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