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不要小看口腔潰瘍

國軍桃園總醫院牙科部住院醫師林東慶

人氣: 182
【字號】    
   標籤: tags: ,

在牙科門診中,經常碰到這一類的問題,一般人的俗語中常說的「火氣大!嘴巴破!」,在牙科醫學術語叫做口腔潰瘍。儘管常見的口腔潰瘍多半與口腔疾病有關,但事實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水痘、愛滋病,也會有口腔潰瘍的症狀。
  
雖然一般人認為嘴巴破只是個不起眼的症狀,但是,實際上它有可能是讓醫師們找出其他疾病的有利線索,所以,千萬不要忽視了它。

一、常見的口腔潰瘍
很多人會把口腔潰瘍與口腔癌聯想在一起。事實上,在牙科門診中最常見的口腔潰瘍應是口瘡性潰瘍、皰疹性口腔炎及外傷性口腔潰瘍。由於它們發生的原因不同,不同的潰瘍特徵在臨床上的處置也有差異。以下針對常見的三種口腔潰瘍做簡略的說明:

(一)所謂的口瘡性潰瘍多半只有一個潰瘍部位,發生的原因與個人免疫機制不協調有關。當你心理或情緒上的壓力增加時,例如,熬夜、考試或工作負荷加重;或者有生理上的壓力,例如,生理期前後,都很容易發生。這種潰瘍不需擦藥,約七至十天後會自我痊癒。由於潰瘍部位會很痛,可擦點口腔用藥膏,會有止痛效果。近期有人建議用胃乳或止瀉乳劑漱口,因為這類乳劑在口腔中會形成一層薄膜,也有止痛作用。

(二)皰疹性口腔炎是由第一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是一種傳染性疾病。與口瘡性潰瘍不同的是,它在潰瘍出現之前,會有多個水泡形成,此時通常不會痛,一旦水泡破後,潰瘍便形成,也就開始痛起來。由於它就像一般流行性感冒一樣,都是因病毒感染引起的病,通常不需吃藥,自然會痊癒。根據研究發現,這些病毒多半存在於水泡的液體中,當水泡破裂時,這些病毒便散播開來,傳染到別的部位,形成更多的水泡。在此時若與別人接觸,自然很容易就把這些病毒傳染到他人身上,應格外小心。
(三)外傷性口腔潰瘍顧名思義是外傷造成,除了碰撞破皮外,口腔中若有殘留的牙根或有很大範圍的蛀牙,這種牙齒結構常常會形成銳利如刀鋒般邊緣,很容易割傷舌頭或臉頰黏膜而形成潰瘍。另外,若有不適合的假牙,也常會造成這類潰瘍。處理這方面的問題,只要找出外傷的來源,去除這個源頭,潰瘍也就自然好了。

至於何種潰瘍才會與口腔癌有關呢?一般我們認為在同一個部位的口腔潰瘍若持續超過三個禮拜都沒有好,而且有變色、變硬、腫大或增生的現象,則應盡早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唯有病理切片才能確切診斷口腔癌,也唯有如此才能掌握治療的先機。

二、源自於口腔以外的口腔潰瘍:

近年「腸病毒」在台灣地區造成的超強震撼不亞於九二一地震,人人談到腸病毒也多少畏懼三分。事實上,感染腸病毒或是小孩常見的水痘,在口腔中也會有水泡或潰瘍的現象。這種口腔水泡或潰瘍的現象也是小兒科醫師下診斷的依據之一。

另外,如愛滋病、肺結核、梅毒、淋病,或某些皮膚病,如天皰瘡、帶狀皰疹(即俗稱的蛇腰)及部分免疫功能不良造成的疾病,如巨大細胞病毒感染或藥物過敏…等全身性的疾病,也常常在口腔中以潰瘍的形式呈現。

在診斷疾病時,若看到口腔潰瘍,就好像刑警在刑案中聲稱已掌握有利的線索一般。有可能是單純的口腔疾病,也有可能是心理或生理壓力造成。更有可能是口腔以外身體其他部位疾病的病症之一,所以,在此呼籲大家,千萬不要小看口腔潰瘍。◇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