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主流媒體報導長江污染

—「長江邊的定時炸彈」

標籤:

【大紀元8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達編譯)8月13日,丹麥最大日報 「日德蘭郵報」 刊登該報特約記者雷納‧溫瑟( Lene Winther)題為「長江邊的定時炸彈」的文章。該報在此文的開頭部份寫道:「日德蘭郵報現在把目光從奧運村移開,轉向了接近中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已經發表了幾篇有關的文章。」

以下是此文摘要:

在一個有著千年曆史的、古老而潮濕的院落裡,堆滿了威脅著長江流域生物和公眾健康的危險化學廢物。一種甜甜的惡臭在空氣中飄蕩著。這種氣味,就像是甚麼人在整個大地上剛剛噴灑了溫和的清潔劑。

我們站在由層層的、千萬噸垃圾堆積成的巨大的小山坡上,前面是由灰濛濛的薄霧籠罩著的揚子江,在我們目力所及處,可以看到四周環繞著的美麗的山巒。

在這後面,是這個名叫羅棋(音)的村莊。當地居民自從1000年前的宋朝以來,就往江邊的這個小坡上傾倒著垃圾。但是最近這些年,由垃圾堆成的這個小山變得越來越大。早先的無害或可再生垃圾已經被危險的廢品和工業廢料完全覆蓋住了。

吳登明(音),是臨近城市重慶的一個非政府組織,綠色志願聯盟的律師。他把這個垃圾山叫作是定時炸彈。因為這些廢棄物質在污染著長江。

更有甚者,中國— 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工程,也許使這個危害性變得更大,因為當水位升高時,這個垃圾堆積物就將被捲進水中。

吳登明現在在與中國政府合作,努力想在還沒有太晚的時候,把這些危險的廢棄物質轉移掉。

醫藥工廠的廢棄物

當我們回到這個垃圾山旁時,在我們背後,一個蒼老的聲音在說:「那臭氣味是從醫藥廠那來的,他們也把廢棄物扔到這裡。」 這是74歲的老人白賀芬(音)。在過去的15年裡,她就靠撿垃圾維持生活。 她與另一個垃圾婦人一起,坐在一個破舊的、晦暗的椅子上,周圍都是空塑料瓶。圍裙在腰上扎的緊緊的,一頂寬邊帽子把她滿是皺紋的臉遮住了一半。在她前面, 是一壟高高的、青綠色玉米,在隨風飄忽著。

有人在有毒垃圾的小山坡高處種了這些玉米,現在他們食用並出售到村子裡。

但是白賀芬並不為此而擔心:「玉米種了好大一片,泥土應該沒甚麼事,它們不會有毒的。」

在廢物堆的另一邊,僅僅被一條窄窄的小溪分隔開,接著,還是大片的玉米地。

62歲的王,是這片玉米地的擁有者之一。 他指給我們看,一個很大的管子直通他的地中間。「從管子裡流出來的,是醫藥廠的廢水, 一直流到江裡去。」他說道。

在管子口處的潮濕地,草的顏色完全變成了藍色。 一條殭死的蚯蚓漂浮在這小小的污水坑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黿頭渚的居民急切尋求社會各界援助
伍凡:中國環境污染已達危險臨界點
組圖:Google衛星照看各大城市空氣質量
雨刷故障 特斯拉召回逾1.1萬輛賽博皮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