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主流媒体报导长江污染

—“长江边的定时炸弹”

标签:

【大纪元8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林达编译)8月13日,丹麦最大日报 “日德兰邮报” 刊登该报特约记者雷纳‧温瑟( Lene Winther)题为“长江边的定时炸弹”的文章。该报在此文的开头部分写道:“日德兰邮报现在把目光从奥运村移开,转向了接近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已经发表了几篇有关的文章。”

以下是此文摘要:

在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而潮湿的院落里,堆满了威胁着长江流域生物和公众健康的危险化学废物。一种甜甜的恶臭在空气中飘荡着。这种气味,就像是什么人在整个大地上刚刚喷洒了温和的清洁剂。

我们站在由层层的、千万吨垃圾堆积成的巨大的小山坡上,前面是由灰濛濛的薄雾笼罩着的扬子江,在我们目力所及处,可以看到四周环绕着的美丽的山峦。

在这后面,是这个名叫罗棋(音)的村庄。当地居民自从1000年前的宋朝以来,就往江边的这个小坡上倾倒着垃圾。但是最近这些年,由垃圾堆成的这个小山变得越来越大。早先的无害或可再生垃圾已经被危险的废品和工业废料完全覆盖住了。

吴登明(音),是临近城市重庆的一个非政府组织,绿色志愿联盟的律师。他把这个垃圾山叫作是定时炸弹。因为这些废弃物质在污染着长江。

更有甚者,中国— 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也许使这个危害性变得更大,因为当水位升高时,这个垃圾堆积物就将被卷进水中。

吴登明现在在与中国政府合作,努力想在还没有太晚的时候,把这些危险的废弃物质转移掉。

医药工厂的废弃物

当我们回到这个垃圾山旁时,在我们背后,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说:“那臭气味是从医药厂那来的,他们也把废弃物扔到这里。” 这是74岁的老人白贺芬(音)。在过去的15年里,她就靠捡垃圾维持生活。 她与另一个垃圾妇人一起,坐在一个破旧的、晦暗的椅子上,周围都是空塑料瓶。围裙在腰上扎的紧紧的,一顶宽边帽子把她满是皱纹的脸遮住了一半。在她前面, 是一垄高高的、青绿色玉米,在随风飘忽着。

有人在有毒垃圾的小山坡高处种了这些玉米,现在他们食用并出售到村子里。

但是白贺芬并不为此而担心:“玉米种了好大一片,泥土应该没什么事,它们不会有毒的。”

在废物堆的另一边,仅仅被一条窄窄的小溪分隔开,接着,还是大片的玉米地。

62岁的王,是这片玉米地的拥有者之一。 他指给我们看,一个很大的管子直通他的地中间。“从管子里流出来的,是医药厂的废水, 一直流到江里去。”他说道。

在管子口处的潮湿地,草的颜色完全变成了蓝色。 一条僵死的蚯蚓漂浮在这小小的污水坑上。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鼋头渚的居民急切寻求社会各界援助
伍凡:中国环境污染已达危险临界点
组图:Google卫星照看各大城市空气质量
李强访澳 反共网红与其同住一酒店 中使馆紧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