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競放 生機盎然

中華文化在自由民主的台灣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8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陶靜慈採訪報導)當同一種文化進入不同的社會環境時,會有不同的發展。中華文化在極權的中國大陸和在自由民主的台灣就有不同的發展結果。

在加拿大連續六年獲多元文化獎的台灣文化節,讓中華文化在加拿大綻放異彩,為什麼中華文化在台灣會有如此的生命力?為此,本報記者專程訪問了台灣文化節主辦單位台加文化活動協會理事長許建立先生及理事、畫家盧月鉛女士。他們認為,在自由民主的環境下,每一種文化,每一個個體都能得到充分展現,並與其它文化互相借鑒,而使每一種文化都能發揮到淋漓盡致。

思想自由 藝術才有生命

台加文化活動協會理事長許建立認為,民主最大的好處就是人的思想是自由的。而一件藝術作品,有了思想才是活的,才有生命力。

許建立舉了一個例子,他說:「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時期,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猶太裔美國小提琴家,叫Yehudi Menuyen,他到中國去找一些天才,聽他們演奏,都是學小提琴的,他說他們的技術真的好得不得了,可是他們沒有情感的表現。為什麼?他不敢講很多,他說這個也許是受他們生長環境的影響。」他繼續說:「這個很清楚嘛,你整個政治社會把他局限住,他不敢去表達他個人的這種什麼東西。」

在談到中國很有代表性的舞蹈和雜技時,許建立說,看中國的舞蹈,動作都很漂亮,但看起來真的就是機器人,沒有什麼創建,都是完全一模一樣的東西。

再說中國的雜技團,他們的技術真的很好,可是他沒有辦法到拉斯維加斯去表演,可能是因為沒有人邀請他們去。而同樣是雜技團,在民主社會裡的加拿大著名雜技團Cirque du Sloeil,就可以到世界最大的夜總會裡去表演。

這就說明一個有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的社會,對文化的發展,藝術的創作是有很大的幫助。在台灣從獨裁走向民主的進程中,文化藝術也同樣經歷了從沒有生命到有生命的過程。

兩種環境兩重天

許建立以他的一位朋友的太太為例,他的這位朋友的太太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在十幾年前的台灣,那時候,還沒有走入真正的民主。許建立說,那時候看她的畫,好像有一種說不出的什麼東西沒有發揮出來一樣。而許建立的朋友則說:「我太太是畫匠」。後來她到了加拿大,在加拿大這樣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裡,她的畫發生了改變。許建立說,再看她的畫時,他非常驚訝,說:「哇,你的畫有生命了!」

在民主化的過程中,這樣的例子非常多,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體。如台灣原住民的舞蹈,當然台灣原住民的舞蹈原來也很好,但就那些,看多了就不想再看了。但現在原住民的舞蹈和以前看的完全不一樣了,非常活潑、奔放,在傳統的基礎上,有了新的創新。在實行民主之後,他們發揮了更強的創作意志。

這樣的例子還有諸如「伍佰」、「九天民俗技藝團」等。

自由促進交流

台加文化活動協會理事、畫家盧月鉛認為台灣現在的民主自由的社會體制也更能促進不同的文化藝術之間的交流。


加西台灣藝術家協會會長、畫家盧月鉛女士 (攝影:陶靜慈/大紀元)

盧月鉛說,在台灣沒有走上民主之路之前,國民黨政府非常重視中國畫,將中國的國粹在台灣很好的保留和發揚光大。但那時教西畫的老師都窮困潦倒。直到台灣走入民主之後,國畫、西畫都有了發展的空間。

在二三十年前,台灣的經濟就已經非常發達了,很多人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音樂、美術這樣方面的東西。出國旅遊的機會也非常多,所以人們會到歐洲、日本、北美的畫廊裡去參觀,或者買一些藝術類的畫冊回來,教授也都非常強調畫風好不好啊,技巧好不好啊,理念好不好啊。

在這種大的環境下,就促進了國畫與西畫之間的互補。國畫講究的是意境,但在色、形的準確方面,一直以來都沒有西畫那麼好。所以盧月鉛經常會告訴她的學生,如果以後想學中國畫,有一個好的素描基礎,能夠把畫畫得更寫實,更生。而如果是一個有一定的中國傳統畫基礎的人去畫西畫,再借重西畫中的一些畫法,會使畫更富有內涵,那種感覺更棒。

走向民主只是一小筆投資

自由民主的社會環境是文化藝術繁榮發展的土壤。當然,一個社會要想從獨裁走向民主也不是一步就能走向成熟的,走向民主的過程相當於一小筆投資。許建立認為那是每個社會走向民主過程中的陣痛,只要堅持走下去就一定會走向成熟。

在前些年報紙上有很多報導說,台灣國會裡拿椅子摔,摔便當,揪領帶。許建立說:「其實英國在國會政治剛開始的時候是決鬥的,一言不和,到外面干去,你用刀,我用槍」。但經過了那一階段,真正走入正軌的時候,情況就會好起來。他說,當然不是說打架是好事情,但也不要把它看得太嚴重。

許建立還以現在的阿扁事件為例,媒體也都宣揚得很厲害。這是出現在民主社會,而一個獨裁的社會,官僚們貪得更多,誰敢去挖呢。

許建立認為一個社會要走向民主,這是民心所向,他認為蔣經國開放黨禁,順應民意,是他對台灣的貢獻。許建立說他也希望中國大陸也能出一個蔣經國。

他說:「有人跟我說,中國今天實現民主不容易的,地方那麼大,人民的教育水平沒有那麼高。我說人民的教育水平是可以教育得來的,地方大也不是理由,今天的通訊那麼發達。中國今天可以花那麼多的錢去辦奧運,你說它做什麼不能做?這只是一個借口,願不願意做的問題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李駿擎舊金山報導)2008年8月是全球退黨服務中心倡導的首個「8月軍人退黨月」。8月26日,在舊金山市通往國際機場的101號高速公路旁,出現了「天滅中共、退黨保命」、「40 Million Have Qui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的中英文大型標語。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昨天公布2008年世界大學科研論文排名,台灣共有五所大學進入「不分領域」的世界前五百大,分別是台大(一百四十一名)、成功(三百二十八名)、清華(三百六十六名)、交通(四百六十三名)、陽明(四百七十五名)等五校。
  • 2008第26屆日月潭國際萬人泳渡嘉年華活動31日登場,今年有1萬8500人報名參加,承辦單位埔里四季早泳會將投入創新高的450名救生人員,還增加即時水溫監測通報、潛水夫待命等安全措施,並要求泳客簽具泳渡切結書、加保旅遊平安險,盼確保龐大泳客安全與權益。
  • 為了復興中華正統武術文化,美國東方文化中心及加拿大金鳳凰藝術團聯合舉辦2008年北美西部中國傳統武術觀摩表演會。新唐人電視台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提供贊助。
  • 本人從小處在中共的紅色牢籠中,不能像港澳的同胞們言論自由。中共一直牽制著中華,中華人民一路走下來,我想每一步都是艱辛的,每個國人心中都渴望和平和幸福。中共對法輪功練習者們的迫害,願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抹去那些親屬們的痛苦。本人爲此感到沈重悲痛,也敬佩那些執著于自由、信仰的人們。真正的和平和幸福何時才會到來?我們身處中國內地,還要作紅色新牢籠中的井底之蛙多久?天佑中華。希望上天保佑所有中華人民,早日獲得自由之身。致敬
  • 中小企業是台灣產業界的命脈,政府自2005年首次召開「全國中小企業發展會議」,並規劃每 3年召開一次,透過會議廣邀中小企業提出建言、凝聚共識,今年會議將於11月10日和11日舉行,北區會議將於9月2日舉行,而中小企業協會9月3日將邀請行政院長劉兆玄進行座談,反映實情。
  • 「窩裡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糟粕,但很不幸一直被後人傳承,並且還帶到了海外。越是被認為中華民族優秀子孫聚集的地方,鬥得越是凶,鬥得越是花樣翻新,鬥得越是朝氣勃勃。最近讀到溫哥華本地一位資深評論員「含淚」勸一家準備對簿公堂的華人僑團團結的文字,也想就這個話題來湊點熱鬧。
  • 台灣是一個美麗的小島,也是彙集各方精華之地。她融匯了原住民、漢人、荷蘭和日本等的文化元素,並逐漸適應多元文化的洗禮,也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文化特色。有鑑於台灣社會轉型的成功,台加文化中心所製作「無碼台灣館-認識台灣」巡迴特展將在台灣文化節期間,以平面展覽方式介紹荷蘭殖民時期、日據時代的台灣,以及加拿大馬偕博士對台灣的貢獻。主辦單位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表現讓人們更加瞭解台灣的過去和現在,它的文化演變過程。
  • 一連三天的溫哥華台灣文化節又將來臨,去年文化節中的流連忘返的台灣美食,讓人至今想起來還覺得回味無窮。在這一期中讓我們與讀者一起先去領略一番台灣的飲食文化,待到文化節時,除了滿足口福之外,還能「品嚐」出台灣獨特的人文風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