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相聲史《漫話柳活》( 四 )

侯寶林﹙下﹚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藝術美學︰
侯寶林談及表演心得時曾說︰「藝術離不開美學,相聲藝術也不例外。」我們前輩有四句口訣︰「快而不亂,慢而不斷,生而不緊,熟而不油。」

一、快而不亂︰
就是語言台詞快了,讓人家聽著也是這麼清晰,這才產生美感,讓人聽著愛聽。
二、慢而不斷︰
就是台詞慢而戲不斷。有時候有靜止動作,但觀眾一聲不響,在注意聽著、看著、在欣賞。
三、生而不緊︰
就是段子還不太熟時不要緊張,更不要讓觀眾替你揪心。
四、熟而不油︰
就是無論多麼熟,演出時不要油滑,您當熟的聽,我當新的演,嚴肅認真,永保藝術青春。

*保存柳段︰
今天保存下來的傳統「柳活」,包括小段還有34段,計有《全德報》、《黃金台》、《賣馬》、《洪羊洞》、《鬧公堂》、《四大鬚生》、《雜學唱》、《黃鶴樓》、《汾河灣》、《陽平關》、《珍珠衫》、《捉放曹》、《武松打虎》、《串調》、《羅成戲貂蟬》、《焦贊打嚴嵩》、《山東二黃》、《文昭關》、《學墜子》、《學評戲》、《學梆子》、《學大鼓》、《改行》、《鍘美案》、《群英會》、《過關》、《炸醬麵》、《找調》、《賣包子》、《忘詞兒》、《學貨聲》、《大登殿》等等。

*作品介紹—《空城計》︰
侯寶林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發現早期常常有一些市民觀眾喜歡竄到後台,找演員攀談。看他們聳肩縮背,不熟裝熟,海闊天空,不懂裝懂。他就把《空城計》裡的“我”塑造成這樣一個典型人物,用自嘲的手法加以表現,既摹擬了唱段,又諷刺了那種自以為是的人,使之成為有故事、有人物、有學唱、有議論、有表演的「柳活」。同時他也在其中作了“淨化”語言的工作,提高了作品格調。

*作品介紹—《三棒鼓》︰
這段相聲是根據《學評戲》整理而成的,其中一些事例是侯寶林青少年時代的經歷,生活氣息濃郁。《三棒鼓》的名稱原為其他節目的名稱,侯寶林借用在這裡,是另有涵義︰相聲裡摹擬過去小評戲班演出零打錢的情景;只要敲三下鼓,就停演歛錢。有時唱不了幾句就敲敲,形成變相勒索。相聲以《三棒鼓》為名,無非是突出諷刺的意思。

《三棒鼓》是「說」中有「評」,「評」中有「學」,「學」中有「唱」,「唱」中有「評」。因此是以「說」、「學」、「評」、「唱」有機結合起來的,而以「學」貫穿始終,成為整個段子的神髓。難得的是侯寶林所有演出的人物都形象鮮明,情節層次清楚,連生活場景也活靈活現的展現在觀眾眼前。

*新近走勢︰
七十年代末以來,隨著歌曲的流行,相聲界表演「柳活」的日漸增多;他們能歌善舞、能彈善奏,都有一定的聲樂修養,受到觀眾的歡迎,但是各種“創新”的方式也在其中顯現出來;例如1981年開始有人首次表演了“吉他”相聲,演出者邊演唱邊伴奏,主要學唱當時的流行歌曲,鋪以插科打諢,抓哏取笑,貫穿著與觀眾的交流。

因此演出之後,當即引起爭論,當毀譽參半的意見仍在交流,這種表演方式卻不脛而走,許多相聲演員加入到這一行列來,更多的“創新”方式亦逐漸的發生。除了1982年出現了藏語「柳活」相聲,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更湧現了擅於表演「柳活」的女子相聲、男女相聲,並深深紮根於群眾之中。

如此看來,新近的走勢自然演變下去,或許最後何謂「正統」相聲,將形體不存,淹滅其中。

﹙待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以上我們介紹過各種被“相聲”藝術汲取營養的表演形式;包括評書、拉洋片、變戲法、數來寶、什不閑、蓮花落、太平歌詞、練把式、俏皮話…等等。其實對“相聲”藝術繁衍成長具有重大影響的還有“現掛”﹙即興發揮、即興表演,臨時現場抓哏﹚和“抓哏”﹙抓取引發笑料的題材﹚;此二者是直接從生活中汲取營養,也可說是更廣泛的“博採眾長”。
  • 相聲裡的“現掛”有兩類;一是根據時代背景,事先略作準備,上台加以發揮。另是事先沒有準備,台上見景生情,即興編演,藝人稱之為“撞出來的包袱”。此外,甲或乙臨場發現對方出了差錯,即時予以提醒或彌補,也屬於現掛。
  • 相聲演員上台表演,常常結合前場演出情況隨便議論幾句,以便穩定觀眾的情緒。
    即興創作的“現掛”反映了相聲的“現實主義”傳統。相聲必須愛觀眾之所愛,急觀眾之所急,代表他們的意願,反映他們關心的時事問題和生活問題,才能引起他們的“共鳴”。而“共鳴”,正是一切藝術形式特別是喜劇藝術,取得成功的前提。
  •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相聲的「說」、「學」、「逗」、「唱」,與「全堂八角鼓」有密切關係;也可以說,「全堂八角鼓」是相聲說學逗唱的「根」。因此,下文將對「全堂八角鼓」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對相聲說學逗唱的影響,略做介紹。
  • 「拆唱八角鼓」包括「說」、「學」、「逗」、「唱」、「吹」、「打」、「拉」、「彈」八項技藝,其中又以「逗」最為重要。從現有的資料看,丑角的「逗」與相聲所使用的“三翻四抖”、“諧音打岔”、“俏皮話”等十分類似。「拆唱八角鼓」丑角的「逗」,可能源於北京流行的「高腔戲」的丑角的插科打諢。清初,北京盛行高腔,並有「八角鼓岔曲」即源於高腔脆白的說法。
  • 北京圖書館藏有清代前因居士手稿本《日下新謳》一百六十首,其中一首描述民間藝人在雜耍館作藝的情形︰「萬年茶社好風光,雜耍紛陳歡樂場。八角鼓停碟子李﹙人名﹚,象聲接上畫眉楊﹙人名﹚。」詩下有註︰「萬年茶園,在鼓樓前,常以各班演劇。如遇無戲之日,則陳雜耍,然非技之最精者,不能登場供應。碟子李,畫眉楊,皆雜耍中著名專精一技之人也。」

    這裡提到的「象聲」,就是後來單口相聲的一種。

  • 民間藝人的特點是流動性大,不論「撂地」還是茶館、書場,哪裡掙錢多就奔向哪裡。張笑俠﹙人名﹚《相聲總論》載云︰「相聲以前只是在王公府第中的堂會中有,外間少見。後來學者眾多,堂會又少,實在不足維持生活,慢慢的便在台上說。又過了幾年,便跑到天橋地場上說去了。所以有一般人全管他們說相聲的叫做『叫花子』的。」

    其實,從子弟票友轉變為自食其力的藝人,和流落街頭的「叫花子」完全是兩回事。

  • 相聲的「柳活」屬於學功跟唱哏。它是在天橋「撂地」形成的。

    清末,天橋「撂地」表演的技藝,除練把式、耍大刀、盤杠子、拉硬弓、獨角戲、學口技、數來寶、拉大片、說評書、唱漁鼓外,還有單人做滑稽表演的。這類藝人憑藉巧舌如簧,能說善唱,精於表演,滿足觀眾的娛樂要求。

  • 有關滑稽的演出誕生於清末,由浙江杭州杜寶林在表演「賣梨膏糖」時,說唱朝報新聞添加笑料而成。隨後,江笑笑﹙人名﹚吸取北方相聲、「雙簧」的表演方式,豐富了這種單人滑稽說唱,並由地場轉到戲園子,稱之為“小熱昏”、“獨角戲”。1920年流傳到上海,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由一人或二人表演的滑稽獨角戲,鼎盛時期擁有一百多個班社。
  • 侯寶林表演「柳活」,緊緊抓住某些著名演員聲腔造型和表演特色,學得逼真、神似,常常是學兩、三句就能要下“好!”來。

    侯寶林最拿手的「柳活」很多,有《關公戰秦瓊》、《戲劇與方言》、《改行》、《三棒鼓》等。其中1962年,《關公戰秦瓊》正式演出,受到廣大聽眾熱情讚揚,可以說是侯寶林表演「柳活」的巔峰,並曾灌製唱片發行國內外。到了1990年10月,侯寶林就以《關公戰秦瓊》獲得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首屆「金唱片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