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像三鹿這樣的企業在美國會怎麼樣?

人氣 3

【大紀元9月23日訊】(BBC)光鮮亮麗的兩個奧運會還沒有結束,中國就爆出了「毒奶粉」事件,舉世皆驚。數名嬰兒已經死亡,因此患腎結石的兒童數以千計,這遠不是最終數字。
  
「從大米裡我們認識了石蠟;從火腿裡我們認識了敵敵畏;從鹹鴨蛋、辣椒醬裡我們認識了蘇丹紅;從火鍋裡我們認識了福爾馬林;從銀耳、蜜棗裡我們認識了硫磺;從木耳中認識了硫酸銅;今天三鹿又讓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學作用……外國人喝牛奶結實了,中國人喝牛奶結石了!」
  
這是近日中國網上流傳的一個帖子,題目貌似調侃:《中國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學掃盲》,然而這卻是令人悲憤的事實,據網民統計,近10年來被公開報導的人為污染的食品,至少有60種之多,像「洗衣粉豬肉」、「避孕藥甲魚」等等不一而足。因輝煌的奧運會而沉醉的中國民眾,一夜之間開始為自己身體裡究竟攝入了多少有毒物質而惶惶不可終日。
  
「三鹿」牌奶粉是中國奶業的第一品牌,銷售量十幾年來穩居市場第一,何況還是國家「免檢」產品。「三鹿」奶粉爆出添加三聚氰胺後,竟然沒有一家其他奶製品廠家敢於聲稱「我的產品沒問題」,果然,普檢之下,除了進口品牌,幾乎所有中國著名廠家的產品均有三聚氰胺,連酸奶、鮮奶甚至冰棍、雪糕裡也有,香港一個常年喝中國「伊利」牛奶的女孩也已檢查出腎結石。很明顯,這早已不是一個企業的問題,而是整個中國奶業心照不宣的「行業規則」。
  
缺乏問責
  
這個醜聞的全部來龍去脈,因為中宣部的禁令,中國媒體無法詳加調查、詳盡披露,如今各地商場下架的問題奶粉已有幾千噸之多,但凡有正常思維的人,都會明白這不是寥寥幾個經營奶場的人所能抵罪的。事實上,有理由懷疑所有與蛋白質有關的食品裡是否都被添加了這玩意兒,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應該屬於瞭解情況的人,他在自己的博客上直言,「我想數以億計的中國人,不知不覺中,早已吃了好多年用三聚氰胺餵養出來的豬肉、牛肉、雞肉,喝了很多年添加了三聚氰胺的成人奶粉。」
  
沒有嚴懲,就不可能遏制企業的非法牟利。像三鹿這樣的企業,放在美國會怎麼樣?我想就是那些病死的兒童和成千上萬患者的訴訟,就足以使這家企業破產,對這類傷害人命的企業,美國法庭通常還會處以天文數字的懲罰性罰款。沒有這種傾家蕩產的法律震懾,就不會建立起對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真正尊重。可是在中國,也許人們最後連到底是怎麼回事都無法搞清楚。看起來有若干官員被問責免職,這當然比不問強,但是除非觸犯了刑律,中國辭職、免職的官員們,無非是放個長假而已,待遇不變,然後換個地方照樣做官,這種問責的警示效果可想而知。
  
這30年,中國經濟確實有了高速發展,然而健康的商業道德卻始終沒有建立起來。如果有甚麼損害消費者利益卻可以更多賺錢的法子,人們不是去制止、舉報,反而趨之若騖。在不少地方,政府就是假冒偽劣的保護傘。前些年,中央電視台的記者接到舉報到某縣去調查,滿大街的店舖都在出售假貨,記者將這些都拍攝下來後,才通知當地工商局要來此地採訪。結果沒過5分鐘,就看見穿著工商制服的人來通知所有店舖關門,很明顯,在利益面前,當地政府和假貨商販是一條繩上的螞蚱。這次三鹿奶粉事件,石家莊市政府扮演的角色也沒有甚麼不同。
  
胡錦濤講有的幹部「對群眾呼聲和疾苦置若罔聞,對關係群眾生命安全這樣的重大問題麻木不仁」;溫家寶說:「在這起事件中,暴露出政府監管不力,也反映出一些企業缺乏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沒良心』。」光指出這些現象是不夠的,要追問官員為甚麼會麻木不仁、「沒良心」。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監管制度和道德良心都有關係,其實,在現有的條件下,最事半功倍的,還是開放媒體的報導,有這樣的媒體存在,利益受損的民眾就會在第一時間和媒體聯繫,腐敗瀆職的官員最怕的也是被媒體曝光。這次毒奶粉事件,不也是記者首先曝光的結果嗎?
  
如果還像現在這樣動輒讓媒體閉嘴,那麼可以斷言,比毒奶粉更惡劣的事也照樣會發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縣糕餅公會:即起停用奶粉
國產鮮乳 可以安心喝
消保官大稽查 加強中國奶製品抽驗
金車三合一 貼新標上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