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像三鹿这样的企业在美国会怎么样?

人气 3

【大纪元9月23日讯】(BBC)光鲜亮丽的两个奥运会还没有结束,中国就爆出了“毒奶粉”事件,举世皆惊。数名婴儿已经死亡,因此患肾结石的儿童数以千计,这远不是最终数字。
  
“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今天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
  
这是近日中国网上流传的一个帖子,题目貌似调侃:《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然而这却是令人悲愤的事实,据网民统计,近10年来被公开报导的人为污染的食品,至少有60种之多,像“洗衣粉猪肉”、“避孕药甲鱼”等等不一而足。因辉煌的奥运会而沉醉的中国民众,一夜之间开始为自己身体里究竟摄入了多少有毒物质而惶惶不可终日。
  
“三鹿”牌奶粉是中国奶业的第一品牌,销售量十几年来稳居市场第一,何况还是国家“免检”产品。“三鹿”奶粉爆出添加三聚氰胺后,竟然没有一家其他奶制品厂家敢于声称“我的产品没问题”,果然,普检之下,除了进口品牌,几乎所有中国著名厂家的产品均有三聚氰胺,连酸奶、鲜奶甚至冰棍、雪糕里也有,香港一个常年喝中国“伊利”牛奶的女孩也已检查出肾结石。很明显,这早已不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奶业心照不宣的“行业规则”。
  
缺乏问责
  
这个丑闻的全部来龙去脉,因为中宣部的禁令,中国媒体无法详加调查、详尽披露,如今各地商场下架的问题奶粉已有几千吨之多,但凡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会明白这不是寥寥几个经营奶场的人所能抵罪的。事实上,有理由怀疑所有与蛋白质有关的食品里是否都被添加了这玩意儿,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应该属于了解情况的人,他在自己的博客上直言,“我想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不知不觉中,早已吃了好多年用三聚氰胺喂养出来的猪肉、牛肉、鸡肉,喝了很多年添加了三聚氰胺的成人奶粉。”
  
没有严惩,就不可能遏制企业的非法牟利。像三鹿这样的企业,放在美国会怎么样?我想就是那些病死的儿童和成千上万患者的诉讼,就足以使这家企业破产,对这类伤害人命的企业,美国法庭通常还会处以天文数字的惩罚性罚款。没有这种倾家荡产的法律震慑,就不会建立起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真正尊重。可是在中国,也许人们最后连到底是怎么回事都无法搞清楚。看起来有若干官员被问责免职,这当然比不问强,但是除非触犯了刑律,中国辞职、免职的官员们,无非是放个长假而已,待遇不变,然后换个地方照样做官,这种问责的警示效果可想而知。
  
这30年,中国经济确实有了高速发展,然而健康的商业道德却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如果有什么损害消费者利益却可以更多赚钱的法子,人们不是去制止、举报,反而趋之若骛。在不少地方,政府就是假冒伪劣的保护伞。前些年,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接到举报到某县去调查,满大街的店铺都在出售假货,记者将这些都拍摄下来后,才通知当地工商局要来此地采访。结果没过5分钟,就看见穿着工商制服的人来通知所有店铺关门,很明显,在利益面前,当地政府和假货商贩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这次三鹿奶粉事件,石家庄市政府扮演的角色也没有什么不同。
  
胡锦涛讲有的干部“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温家宝说:“在这起事件中,暴露出政府监管不力,也反映出一些企业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没良心’。”光指出这些现象是不够的,要追问官员为什么会麻木不仁、“没良心”。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监管制度和道德良心都有关系,其实,在现有的条件下,最事半功倍的,还是开放媒体的报导,有这样的媒体存在,利益受损的民众就会在第一时间和媒体联系,腐败渎职的官员最怕的也是被媒体曝光。这次毒奶粉事件,不也是记者首先曝光的结果吗?
  
如果还像现在这样动辄让媒体闭嘴,那么可以断言,比毒奶粉更恶劣的事也照样会发生。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北县糕饼公会:即起停用奶粉
国产鲜乳 可以安心喝
消保官大稽查 加强中国奶制品抽验
金车三合一 贴新标上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