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發展總裁:中國傳統文化獨樹一幟

人氣 1

(大紀元記者林小凡多倫多報導)2008年9月25日晚10點多,在多市會展中心的約翰‧百賽特劇院(John Bassett),多倫多神韻中秋晚會第二場,在全場觀眾長時間的起立鼓掌聲中落幕;晚會現場氣氛熱烈,台上台下形成互動。舞蹈演員們,兩位高音歌唱家黃碧茹和洪鳴都博得觀眾不斷的掌聲。晚會落幕後,觀眾掌聲經久不息,很多觀眾留連忘返。

保羅‧迪尼(Paul Dineen)先生是多倫多Cabbagetown地區的商業發展總裁。他在觀看了晚會後說,「我們非常喜歡這個演出。這個晚會非常獨特,不同尋常,非常美麗。」

他還表示他對晚會所展示的中國古典舞情有獨鍾,「這個晚會中的一切都與我以前所經歷的不同,但是我卻非常喜歡她。」迪尼夫人也贊同迪尼先生的說法。

部分體操動作源於中國古典舞

迪尼夫人表示,發現體操中很多動作都是源自於中國古典舞。她說,「從中國古典舞中,我發現了很多體操的元素,有些還是世界知名的動作。很多的體操動作的根都在中國古典舞中。」

迪尼夫人說,「從晚會中你會看見像很多的翻騰,協調性的動作,你真的可以從中發現它們的根。而且他們在展現的時候還通過了不同的辦法來表現的。」

中國古典舞中運用道具造勢

迪尼先生和他的夫人都對中國古典舞在表演時候的造勢技巧讚歎不已。

迪尼夫人說:「中國古典舞將道具編入實際的動作。比如,那個《仙女踏波》,用扇子創造出了水流的效應,那就使得道具產生了造勢的作用,使得水流的感覺就非常強。對於傳統的芭蕾來說,那就只有統一的舞蹈。」

迪尼先生則補充說,「還有,比如那個長袖的舞蹈,那個絲帶,也是在實際的舞蹈動作基礎上造了勢。」

迪尼夫人還說,「當然歌唱也很動人。對於《升起的蓮》那三個被關押的女性,最後一位去了天堂,那也非常地感動我,很好的舞蹈。」

中國傳統文化獨樹一幟

作為多倫多Cabbagetown地區的商業發展總裁,保羅‧迪尼先生表示,在Cabbagetown地區中本身就有許多文化存在。他說,「Cabbagetown地區每年都會舉行遊行,其中還有法輪功的遊行。」與此同時,迪尼夫人則打趣地說,「他們遊行時的鼓隊好像也是你最喜歡的。」

迪尼先生最後說,「雖然Cabbagetown有了很多不同民族的文化,但是中國文化在其中是獨樹一幟的,非常地獨樹一幟,絕對的。」

多倫多同時還有「多元文化之都」之稱,這次來觀賞晚會的是各種膚色、各族裔的人士。迪尼夫人說,「我發現觀眾們非常多樣化。觀眾並不只是中國人,所以你就會發現中國文化多麼有趣,並不是說你知道,你才來這裡觀賞。人們來這裡都是為了發現一些新的東西,那實在是太棒了!」

根據www.cabbagetown.biz的記載,Cabbagetown這個詞最早的出現是指貧民窟,因為貧民們沒錢,只能吃一些捲心菜度日而得名。現在多倫多的Cabbagetown的含義不再有貧民窟的意思,而是為了紀念那段歷史,而且現在Cabbagetown的別墅中很多在自己的後院花園中也確實種有捲心菜,所以這個稱呼一直沿用至今,在某種程度上還成了一種多元文化的象徵。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加總理駁斥美林預測加房市將崩盤
神韻中秋晚會首場落幕 華人尋根西人讚嘆
藝術品商:被完全迷住了
首席芭蕾舞演員:陶醉其中 找回真正自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