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揭盅 民主未言敗

拒絕中共得民心 香港泛民主派保立法會23席

人氣 2

【大紀元9月9日訊】(大紀元香港記者站報導)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經過9小時點票,結果在昨晨7時許全部揭曉。泛民主派在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總共贏得23席,較上屆減少3席。建制派則贏得至少31席,若干「獨立」當選人尚未包括其中。雖然地區直選的投票率只有四成五,較上屆減少超過10個百分點,但泛民的表現勝過預期,在30個地區直選席位中,泛民贏得19席,建制派則贏10席,自由黨卻「全軍覆沒」。爭取連任的多名議員,包括自由黨正副主席田北俊及周梁淑怡、民建聯蔡素玉、工聯會陳婉嫻,以及泛民的楊森、劉千石、張超雄、譚香文及郭家麒,總共10人均告落選。田北俊更黯然辭去自由黨主席,表明今後不再參選立法會,而周梁淑怡亦於昨日向行政長官提出辭任行政會議成員。

今屆選舉中最為突出現象之一,是原本不被看好的社民連梁國雄以4萬多高票在新界東連任。梁國雄以批判中共的鮮明色彩而贏得眾多民意,令人深思香港的民意正在默默出現變化,壓制民主人權的中共暴政越來越不得人心,揭罵中共與親共建制能引人喝采。

民建聯雖然在地區直選未能取得預期的戰果,但仍維持最大政黨的地位,在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總共取得10席,其次是民主黨取得8席,自由黨取得7席,公民黨取得5席,工聯會4席,泛聯盟3席,社民連3席,前線及民協各佔1席。如果把以工聯會名義參選的成員也計算在內,民建聯總共贏得13席。


(大紀元)


當選的泛民議員振臂歡呼(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成功爭取一議席的社民連主席黃毓民認為,選舉的結果反映立場比較清晰、敢於批判中共而不妥協的候選人,令選民更有信心。(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去年才成立的新政黨社會民主連線,今次有5人參加地區直選,共取3席,其中主席黃毓民和現任議員梁國雄(台上者)均高票當選,陳偉業亦成功連任。(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社民連陳偉業連任(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黃毓民:不妥協敢批中共 增勝算

去年才成立的新政黨社會民主連線,今次有5人參加地區直選,共取3席,其中主席黃毓民和現任議員梁國雄均高票當選,陳偉業亦成功連任。黃毓民說,今次社民連的選舉成績在泛民陣營中可以說是比較理想的。他認為,選舉的結果反映立場比較清晰、敢於批判中共而不妥協的候選人,令選民更有信心。對比之下,在同一選區中的現任議員劉千石過去曾對北京政權採取妥協態度,這次便大失選民支持而落敗。

黃毓民又指出,中共為操控這次立法會選舉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扶植他們所選定的候選人,包括一些隱形左派候選人,比如梁美芬,就出動了7,000人為她拉票。

梁國雄:罵共產黨是我的權利

選管會昨晨公佈新界東當選名單時,「長毛」梁國雄步入會場,獲在場人士熱烈鼓掌。他發表他的心得說:「左派人士說我罵共產黨不對,但選民的票已經證明,罵共產黨是我的權利。」

雖然4年前硬推23條的葉劉淑儀在親共陣營鐵票支持下當選,但民建聯在配票方面卻顯得進退失據,未能為老臣子蔡素玉保住港島區一席。新界東的劉江華雖然以超過10萬的得票成為本屆「票王」,並帶挾新人陳克勤一舉入局,但同一陣營的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卻未獲照顧,他在選管會宣讀劉的票數時,亦不禁搖頭。

另一方面,支持泛民主派的選民自發式配票卻產生奇效,令泛民頗為出人意表的在地區直選比上屆多奪1席。有的士司機說,一家三口分別投票給泛民新界西候選人何俊仁、張超雄、李永達,結果其中兩人成功兩任。

公民黨黨魁余若薇指今次民主派選民配票成功,純粹僥倖。但也有評論人士指出,親共陣營機關算盡、損招盡出,也未能在區選取得優勢,反而讓泛民主派小勝一場,可謂人算不如天算。

50名競逐連任的議員中有10人出局,同時亦有人重返議會。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自由黨面臨的衝擊最大,日後有可能出現挖角潮,失去向心力。他說,自由黨今屆失去了當年推翻23條的光環,加上梁展文事件及通脹,市民的反商界情緒高漲,同時選區內亦有相類似背景的名單競逐議席,分薄票源。

至於民主黨的表現,雖然議席減少,但蔡子強認為已相當幸運。他指公民黨所受的打擊比民主黨大,因為公民黨未能在全港的五大區紮根,要成為大黨,仍有距離。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能順利連任(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街工梁耀忠(右二)順利連任(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民主黨副主席李永達(右一)亦成功連任(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民主黨鄭家富(左二)連任成功(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公民黨的梁家傑(左二)和民主黨的李華明(右一)均當選九龍東議席。(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何俊仁:奪23席具關鍵作用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指出,泛民在立法會取得23席,有關鍵作用,亦有助推動未來政制發展,因為基本法規定需要超過三分一議席才能否決重要政策,而未來能否制衡建制陣營,就要看泛民如何協調。

民主黨在分區直選和功能組別分別贏得7席與1席,合共取得8席,較上屆減少1席。何俊仁認為,今次成績可以向黨內外交待,他亦高興有2位年輕黨員當選,但民主黨整體得票較上屆選舉低,雖然與投票率低有關,但也需要檢討,今後要強化地區工作及網絡。何俊仁又指新當選議員會全力改善民生、推動民主。

民主黨的李永達在新界西選區勝出後,表示會做好立法會的工作,包括要求成立委員會調查梁展文事件、檢討副局長制度、撤銷外傭稅等等。

公民黨在今屆立法會選舉取得5席,比上屆少1席。黨魁余若薇表示,公民黨議員一直關注地區工作,參與直選的議員,亦有詳細政綱,並非靠明星效應。她指公民黨日後會致力培養新人參政,同時,仍會與其它政黨合作,爭取民主。

該黨在法律界功能組別當選的吳靄儀表示,會繼續參選功能組別,因為要爭取普選,就必須確保民主派在立法會取得三分之二議席。她又認為,功能界別並非單為業界爭取利益,而是以服務公眾為先;並說在政綱中已列明爭取廢除功能界別,但廢除功能界別,需要在立法會內得到足夠的票數支持。

至於在九龍東連任的梁家傑,今屆得票較上屆少,他表示公民黨紮根社區的方向不會改變。


在楊森和李柱銘的扶持下,民主黨新人甘乃威成功進入立法會。同一名單排第二的楊森落選,未能連任。(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泛民主派在今屆立法會地區直選及功能界別總共贏得23席。上屆因泛民「鑽石名單」策略錯誤而出局的黃成智(右)今屆捲土重來,重奪議席。而前線的劉慧卿(左二)也順利連任。(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公民起動的何秀蘭(左二)重奪立法會議席。(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公民黨湯家驊(左二)贏得新界東議席(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部份新人雖然首次參加地區直選,但得票高過紮根多年、爭取連任的議員,如公民黨的陳淑莊(左)便夥同老將余若薇(右)攻破民建聯在港島區的票倉,兩人雙雙入席立法會。(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馮檢基(右一)名單(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當選旅遊界議員的謝偉俊,擊敗資深的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旁為他女友白韻琴。(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新面孔得票勝資深議員

今屆選舉部份議會新人並非來自大政黨,他們雖然首次參加立法會地區直選,但得票高過紮根多年、爭取連任的議員,如公民黨的陳淑莊便夥同老將余若薇攻破民建聯在港島區的票倉,以8萬多張得票壓倒曾鈺成名單的6萬多張。

功能組別亦有新面孔,當選旅遊界議員的謝偉俊,擊敗資深的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謝偉俊表示,過往曾經協助在菲律賓被判囚的區永祥成功返港,近年亦活躍於旅遊界,相信是得到業界支持的原因。
他又說,自己雖然是律師,亦有開辦旅行社,不擔心旅遊業經驗不足,反而以律師的專業,在旅遊業相關的法例改革上,可以提供更多意見。

威爾斯醫院外科醫生梁家騮亦贏了角逐連任的郭家麒醫生,成為醫學界代表。梁醫生說,會為業界爭取利益,但不會加入任何政黨。

在社會福利界以大比數擊敗對手狄志遠當選的社會工作者總工會會長張國柱,相信自己勝出的原因,主要是明白社工界正處於水深火熱當中,並且為他們尋求解決方法。他希望未來為社工業界爭取健康的工作環境,亦期望政府正視業界的核心價值。未來4年,他會繼續協助弱勢社群,改善貧富懸殊。

冒充政府調查投訴不成立

在前日的第四屆立法會選舉中,地方選區共有152萬餘名選民投票,總投票率是45.2%,較4年前下降10.44個百分點。至於功能界別,全日投票率是60.3%,有12萬7千多人投票,較上屆下降9.8個百分點。

選舉管埋委員會主席彭鍵基說,立法會投票及點票整體運作暢順,體現了公平公正原則,選管會感到滿意。選委會將會在3個月內,向特首提交檢討報告。選管會前天一共收到2,046宗投訴,其中500多宗關於選舉廣告,240多宗關於選舉拉票噪音,50多宗關於票站調查,選管會將盡快處理。

對於前日早上有投訴指有人冒認政府代表在票站做民調,而各大傳媒亦實地採訪報導了港九新界多個票站出現類似事件,彭鍵基表示,調查後無足夠證據證明投訴成立。◇


選民要投票,首先要過候選人助選團的旗海。(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打正旗號要與親共民建聯票倉對決的社民連黃大仙區議員陶君行,未能成為雙料議員。(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紮根草根階層、爭取政府開放大氣電波的社民連港島東區區議員曾健成,未能成為雙料議員。(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致力推動環保的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說,他沒有政黨和財團支持,全靠150名義工幫忙拉票,而他自己也把30萬元老婆本全投入選舉。點票結果他落選。(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首次參選的公民黨毛孟靜,雖然得到一定的支持度,但仍落敗。(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由社福界功能組別轉戰直選的公民黨張超雄,以些微票數差距落選。(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民主黨第二梯隊張賢登(左二)名單,未能入局。(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親共工聯會的中流砥柱陳婉嫻(左一),今次退居二線,把自己的票源撥給名單第一名的候選人。最後她未能連任,離開十多年的議會生涯。(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對於前日早上有投訴指有人冒認政府代表在票站做民調,而各大傳媒亦實地採訪報導了港九新界多個票站出現類似事件,選舉管埋委員會主席彭鍵基(中)說,調查後無足夠證據證明投訴成立。(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小池百合子宣戰 日相寶座五強對決
沈富雄籲改組內閣 王金平:應慎重其事
許行:奧運暴露真實的中國
張海山:趣談《亞洲週刊》記者江迅之特務身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