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色的年齡」探索美國老齡化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月1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泰伯紐約報導)為甚麼兩名年輕的製片人,會對「美國老年人」這個主題感興趣呢?對於阿倫·納爾來說,他有個人理由,但是塞斯·庫德貝克卻是受到了不同理由的啟發。

阿倫·納爾和塞斯·庫德貝克都是從紐約一所製片學校瓦薩學院剛畢業的學生。這個學校是一所小型的文藝專科學院。兩人是一部新的劇情片「褪色的年齡」的共同製片人。

阿倫說,影片探索了美國的年齡老化問題。『褪色的年齡』是一部只有23分鍾的短片。它是配有旁白的虛構故事。講的是紐約市的一位老人,試圖在生活步調越來越快的世界裡,重新找回和兒孫之間的聯繫。影片剖析了一個日益商業化的美國社會中老年人的邊緣化。

納爾說,他製作這部影片是出於個人原因。「我要製作『褪色的年齡』是因為我祖父母那一輩,不幸死於這個年代。看著他們那一代的許多老年社區裡,健康方面的照顧、協助和支持如此缺乏,實在令人感到遺憾和震驚。」

納爾說,老年人的遭遇,並不僅僅是由於社會工作的不足。他說,許多老年人,甚至在自己的家庭中也感到孤獨。那正是他要在這個故事中試圖表達的情緒。

這部影片敘述一位名叫羅傑的老人一天生活中,與家人和社會接觸的故事。影片開始的一個鏡頭,是羅傑留在家中,照顧他的孫子。他很費力地與孫子溝通。

塞斯·庫德貝克是「褪色年齡」的編劇兼助理導演。他說,他製作這部影片的目的,是要展示其它美國影片不曾描述過的老年人的另一面。「我想要寫點甚麼,並且製作出來,更準確地顯示今天美國人是如何步入老年的。」

例如,在這部影片的另一個場景中,羅傑要打一個重要的電話。他來到大樓的接待處,而接待處的年輕人正戴著耳機欣賞音樂,對老人的請求無動於衷。

庫德貝克說,很不幸,這個場景正是社會經常忽視老年人的典型寫照。但是真正傷害老年人的,是家庭對他們的忽視。「我們看見他和兒子,和孫子之間的互動,這些家人都是愛他的親人。但是在另一種不同的情況下,他們完全投入到各自的生活當中,從來也不會去想到這位老人。」

隨著影片的發展,我們發現,羅傑得不到家人的理解,但是卻能得到他最好的朋友珍妮的關心。「在這一天當中,我們看到他和許多人互動,但是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知心的。直到他到了一位認識多年的朋友家裡。這位朋友和他共享著個人和屬於同一代的交情。」

庫德貝克說,珍妮特是羅傑心目中唯一能夠理解他的孤獨和寂寞的人。

庫德貝克說,大部份美國人都被生活瑣事纏身,使他們無法和家庭中的老人作有意義的接觸。他說,這一點必須改變。「我們的文化非常傾向個人主義。我們經常有這種意識,只顧自己,而忽略了別人。」

阿倫·納爾和塞斯·庫德貝克希望,他們的影片能幫助年輕一代,以更富同情的心理來看待年老一代。也許,他們能在老人來訪的時候,暫時把黑莓手機放在一邊。

相關新聞
紐省計劃延長退休年齡
美醫療保健系統難應對嬰兒潮一代
中國人力資源優勢正在消弱
UBC物理治療專業名額倍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