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神韻」─ ─寓教於樂的藝術陶冶

昭慧(小學主任)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現代教育務實,側重培養帶著走的能力、執行力與競爭力,強調多元文化尊重觀點。即便教育改革規劃包羅萬象、钜細靡遺,法條規定繁瑣嚴明,然而社會精神文明仍舊低靡,道德敗壞亂象橫生。問題的關鍵即在於忽視了人性陶冶,精神文明與物質生活的發展未能同步進行。

中華文化蘊涵重德行善的人文精神,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珍貴遺產,廣為國際友人珍惜與熱愛。但是古老文明如何賦予新貌,洗淨現代社會污染的塵垢,而不淪為說教與灌輸呢?真、善、美是普世的價值,美育可以用很具象的形式表現內涵,觸動人心、啟發善念,促進心理生活的理性純真。

藝術與人文領域包含音樂、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以我所觀察,聞名世界的神韻藝術團利用最現代的方式表現中國文化,以表演藝術(中國古典舞)為主體,巧妙成功的結合視覺藝術、聽覺藝術。那些演員不僅僅是在表演藝術,而且是在傳遞一種內在的精神,包括真誠、善良、勇氣、活力、堅強、博愛、明白善與惡等,他們的演出讓我深刻體會到:通過肢體語言可以用來詮釋一種精神,並將表演者內心的關愛、善意和希望帶給觀眾。

如果表演藝術只是追求技巧,追求所謂的現代化,娛樂可能成為一種裝飾,帶給人一時的快樂,但過後會覺的很空洞;神韻的演出看完後給人一種回味無窮的空間,引人深思,因為她所表達的文化內涵與一般晚會有很大的差別。

中華五千年文明,有很多題材、傳說、美好的事情、正面的故事,能激勵人向善,神韻取材自歷史故事,都是非常平實而生動的主題,但是也和人、自然緊密融合在一起。這與很多晚會注重熱鬧和效果,大聲嘶吼,極力表現自己、撕扯情緒讓人感到極度疲累大不相同。其節目不止有娛樂性,在娛樂中讓人開啟心靈,深受教育。

整台節目表現的是跳躍的生命,講述的是人類的歷史、文化及文明,在編排上能於很短時間內對所要呈現的內容交代得非常清楚,讓人產生興趣,達到欣賞、教育的目地,沈浸其中是一種完全的享受。她把中國傳統最優良的一面、最善的一面都體現出來,是心靈與心靈之間的深層溝通。舞蹈中有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身影,可以看出創作舞蹈的人心胸寬廣與包容性,對其他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珍惜與尊重。

她的舞蹈風格十分優雅祥和,很理智,有分寸,舞蹈演員都散發著一股內心的寧靜,每一個動作都在寧靜中展現,在這嘈雜忙碌的現代生活中,那樣的舞蹈表演使人靜下來了,觀眾在心靜時被台上演員真實的快樂感染著,在寧靜中能感到演員的每個動作都有著豐富的內涵。舞臺上女子端莊、優雅、適可而止,是很嚴謹端莊的那種美—美的很有深度,美的很有內涵,能讓人從心靈上、心坎上去觸動到某一些東西;男子則是剛強有力然而非常謙卑與平靜。

歌唱家們本身的修養使他們的歌聲很穩、很靜,沒有絲毫的流行音樂的那種躁動,他們的歌聲像清流一般流入人心,像春雨滋潤著現代人難得安靜的心,加上紮實的基本功、嫻熟的演唱技巧、歌詞深刻的主題內容,使他們的歌曲非常能打動人,他們表現出的是人性中最根本的東西,用最溫柔的方式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無私的愛。

古今中外,唯有無私的愛能深入人心,能化解社會的爭端。在現代社會,孝順父母等非常重要的傳統現在已經被人們漸漸忘記了,看這樣的演出,能夠重新意識到這些傳統的重要性,也能夠重新喚醒人類應有的倫理道德。

神韻所傳達的資訊非常友善、溫和,使人感到很放鬆,能淨化心靈,鼓舞向上的生活,讓觀眾融入故事情境,進而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啟發,對每個人包括小朋友都是非常有益的。例如:《頂碗舞》裡女演員頭頂著碗在舞動,那是一個很好的動中有靜的狀態,這種態度對任何人都有幫助,因為自己擁有內在的寧靜,同時還能在靜與和平的心態中做著自己該做的事。

神韻讓人擁有一顆寧靜的心,散發出的力量精準又無可限量,以致於在群體中更好的協調與完成群體的共同目標,這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是一個重要也是必要的學習,而神韻就提供了一個最佳的學習點範。
當今的社會生活是變得越來越世俗,有時不免讓人懷想起古人過著豐富精神生活的景況。

一直以來,個人相信藝術教育是提昇社會道德的一股清流,生命曾經道德觀念傳承與洗禮的孩子,會懂得將心比心的去關懷他人、重德行善、珍惜物資,與天地萬物共存共榮,具備了誠實教育、環保教育、安全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等諸多教育枝節達到效果所必備的心理素質。在複雜多變而價值多元甚至道德敗壞的現今社會,祈願全校師生與家長,能藉由一場豐富的藝術饗宴,重新找到生命的出路和依歸。

( 神韻藝術團全球首頁:http://shenyun.us/gb/ 台灣演出資訊:http://www.divineshows.tw/ )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俗話說「生兒容易養兒難」,如何培養孩子喜歡讀書,如何培養孩子喜歡運動,如何培養孩子成為正直、善良、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成為每個為人父、母者不斷思考的問題。有些父母將教育孩子的責任一味地推給學校,殊不知,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 家長、社會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每個孩子從出生到成人都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哺育孩子的父母要付出很多,就跟種樹一樣。老話說得好:十年栽樹,百年育人。也就是說育人更難。因此,每位父母和將為人父母者,都要有這個是想準備。今天我們來談談孩子們上小學後的教育,也就是少年期的教育。
  • 記得以前曾在報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擁有三個教授的老爸爸寫的養兒心得,文章裏頭寫著:「我打從三個兒子小時候,就告訴他們,直到學業完成前,絕對不要去打工,只要你們能讀,我一個小小公務員,一定把你們的學費張羅來。以目前我跟先生一個月超過十萬的收入來講,對於兩個兒子的開銷,已讓我有點覺得難熬了,哇,這老先生真是有骨氣。不過以我學經濟的人來看,這老爸的決定應該是對的,為什麼呢?
  • 茶樹旁的雜草吸引了蚯蚓,有了蚯蚓鬆土的茶樹,樹根能盡情的伸展,茶樹自然健康不怕病蟲害。如果把雜草和昆蟲視為競爭者,噴灑農藥消滅他們,噴灑農藥後的茶葉雖然外表完整亮麗,沖泡時第一泡茶水誰也不敢喝,因為──怕農藥殘留。這使我想到一位朋友的孩子......
  • 因為金融風暴加上不景氣的影響,很多朋友有的轉換工作跑道,有的因為公司少了很多與客戶的應酬往來,總算能夠回家吃晚飯,有時間陪伴孩子,開始過著正常的家庭生活。當原本「失蹤」很久的父親,重新出現在晚餐桌上時,不但沒有增加家庭親子互動的溫馨時刻,反而給家人帶來許多的壓力與困擾。我想,大概是這些爸爸們沒做好準備的緣故。
  •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說:「美育可以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中華文化輝煌且精深,富涵著重德行善的深邃精神,然而目前的教育偏重知識技能的傳授,但缺乏文化與人格的薰陶,利用藝術的欣賞以提升學生對中華神傳文化與倫理道德價值的深入認識,是一種捷徑,也是當務之急。美國神韻藝術團已連續三年在全球巡迴公演,佳評如潮,令許多人感動落淚,其演出節目是以正統人類文化,神傳文化為主,例如:
  • 尊敬的同仁們:您們好!

    我們常常會體認到,學校的工作壓力大多數是來自於學生所帶來的問題。看著學生不倫不類的舉止言行總是會有一股腦兒的鬱悶想要抒發糾正,可是問題一再重複的出現,好像無法根除學生不當的言行,究竟問題出在哪裡?最近我發現問題的根源其實在於品格教育。

  • 某天參加一個聚會,看到一對母女坐在前面,那個女孩不斷的打著媽媽,或許是要引起媽媽的注意。那是一位年輕媽媽,但是她卻連理也不理,或許她知道她孩子的習性吧......教育的困難在於人是活的,人有自己的思維;人有個別差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教育也就更重要了。因為人的可塑性,所以教育可以改變人的行為表現,可以感化人的內在思維,當受教者對教育者產生認同時,教育的深耕就開始長苗頭了。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 人們曾普遍認為,如果學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策略,他們的學習將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從20世紀80年代起,量身定製學習方式開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論家創建了調查問卷,來幫助成人學習者確定他們的學習類型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