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藝術陶冶品德

台灣/ 如意
font print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民初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說:「美育可以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中華文化輝煌且精深,富涵著重德行善的深邃精神,然而目前的教育偏重知識技能的傳授,但缺乏文化與人格的薰陶,利用藝術的欣賞以提升學生對中華神傳文化與倫理道德價值的深入認識,是一種捷徑,也是當務之急。

真正的藝術是不能脫離觀眾,不僅要打動人心,且應引起緜延的情感衝擊與共鳴。個人曾多次欣賞新唐人電視台所推出的『神韻藝術團』來台演出,舞蹈的一揚一飄,一閃一動,都充滿了「詩」與「畫」的意境,就如屏東縣大潭國小校長蔡誌山所說:「內行人看到神韻深邃的內涵會改變其思想;而外行人直覺的感受在真善美的藝術氛圍裏也會捨不得離去。」

美國神韻藝術團已連續三年在全球巡迴公演,佳評如潮,令許多人感動落淚,其演出節目是以正統人類文化,神傳文化為主,例如:岳飛盡忠報國、 嫦娥奔月、花木蘭從軍…等歷史典故或神話故事,在舞中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情感的濃縮,表現出美的升華,在考究的服裝造型、絢麗的天幕舞台呈現中,把數千年先哲先賢千錘百煉所創造的中華優美文化傳遞至全世界。

匯豐銀行副總裁依蓮.瑞奇琳說:神韻藝術團的成員是在傳遞一種內在的精神,包括真誠、善良、勇氣、活力、堅強等,他們通過肢體語言詮釋一種精神,並將他們內心的關愛、善意和希望帶給觀眾。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教授萬裕民也感受到:演員們的表現是身心靈的結合,我覺得精神被滋潤著,好像生命找到出路和依歸。

一直以來,個人相信藝術教育是提昇社會道德文化一股最大的清流,生命中有傳統道德觀的孩子會懂得將心比心的去關懷他人,疼惜天地萬物。在價值多元且複雜的現今社會,祈願大家能給孩子正統的藝術教育,培育出清新的幼苗,讓教育的苗圃,滿園清香飄逸。@*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俗話說「生兒容易養兒難」,如何培養孩子喜歡讀書,如何培養孩子喜歡運動,如何培養孩子成為正直、善良、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成為每個為人父、母者不斷思考的問題。有些父母將教育孩子的責任一味地推給學校,殊不知,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 家長、社會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每個孩子從出生到成人都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哺育孩子的父母要付出很多,就跟種樹一樣。老話說得好:十年栽樹,百年育人。也就是說育人更難。因此,每位父母和將為人父母者,都要有這個是想準備。今天我們來談談孩子們上小學後的教育,也就是少年期的教育。
  • 記得以前曾在報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擁有三個教授的老爸爸寫的養兒心得,文章裏頭寫著:「我打從三個兒子小時候,就告訴他們,直到學業完成前,絕對不要去打工,只要你們能讀,我一個小小公務員,一定把你們的學費張羅來。以目前我跟先生一個月超過十萬的收入來講,對於兩個兒子的開銷,已讓我有點覺得難熬了,哇,這老先生真是有骨氣。不過以我學經濟的人來看,這老爸的決定應該是對的,為什麼呢?
  • 茶樹旁的雜草吸引了蚯蚓,有了蚯蚓鬆土的茶樹,樹根能盡情的伸展,茶樹自然健康不怕病蟲害。如果把雜草和昆蟲視為競爭者,噴灑農藥消滅他們,噴灑農藥後的茶葉雖然外表完整亮麗,沖泡時第一泡茶水誰也不敢喝,因為──怕農藥殘留。這使我想到一位朋友的孩子......
  • 因為金融風暴加上不景氣的影響,很多朋友有的轉換工作跑道,有的因為公司少了很多與客戶的應酬往來,總算能夠回家吃晚飯,有時間陪伴孩子,開始過著正常的家庭生活。當原本「失蹤」很久的父親,重新出現在晚餐桌上時,不但沒有增加家庭親子互動的溫馨時刻,反而給家人帶來許多的壓力與困擾。我想,大概是這些爸爸們沒做好準備的緣故。
  • 美國風景畫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溝通東西兩岸的一座橋梁。他憑藉對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與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國西部的精神,為那些永遠不會親自冒險西行的觀眾開啟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一窺落基山脈的雄偉壯麗。
  • 1990年林布蘭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在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竊,還有其它兩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蒞臨紐約!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絲‧波特:擁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廣受大眾喜愛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還有其它兒童讀物的作家和插畫家。
  • 卡拉瓦喬的《老千》有巨大的影響力,激盪出無數件類似的版本;歐洲的藝術家複製了三十餘件作品。然而,20世紀大部分時間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喬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歐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