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鐵律經得起考驗嗎?

標籤:

【大紀元10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塗佐岸編譯)對於大多數美國人來說,像房價總是上漲、股價下跌時要逢低買進、401(k)退休帳戶可以讓你有個舒適的退休生活,這些理財金科玉律在過去數十年被金融服務業廣泛推銷。但是,自2008年房地產泡沫化引發的金融危機,經濟大幅衰退,這些傳統理財觀念已經被顛覆了。

許多美國民眾發現,以下七個他們深信不疑的理財鐵律原來這麼經不起考驗。

1) 房價不會下跌

據美國MSNBC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大多數民眾沒有房價下跌的記憶。而且,幾乎沒有人記得大蕭條時房價的大幅下滑,更使人堅信,這事不會發生。這一論點,也適用在90年代初期,所有住屋價格的下跌,而過去兩年房價的大幅下跌,則是他們前所未見。

2005年房地產市場飆升到高峰時,媒體曾報導,房價是否已經走過頂點而步向衰落,分析師們為此進行激烈辯論。房地產和房屋貸款業者的論點是,只要隨著收入不斷攀昇,人們就能夠負擔起,越來越大的抵押貸款和房屋價格。

但是,這一理論被證明是錯誤的。首先,2001年不景氣後,個人的收入並沒有跟著房價上升。第二,為了餵養這些房屋泡沫,提供貸款給購房者的主要來源,是角色模糊的保險業者。在很多情況下,借款人不須要任何財力證明就可以借到錢。

房屋鑒價業者也對房價的泡沫化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有證據顯示房屋鑒價從頭到尾都在舞弊。

2) 華爾街的專家會控制風險

為何貸款業者會很放心的貸款給無財力的屋主,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華爾街的投資者深信「科學」的風險管理,違約的風險基本上可以被消除。

該機制是一系列複雜的「結構化」的產品,先將貸款混合在一起切碎,再加入新的投資,補上房貸違約的保險,這樣屋主拖欠貸款的風險就不見了。這招真的有效,這些住屋扺押貸款證券被債券評級機構給予最高的AAA等級。

直到房貸開始違約,投資者爭先恐後地去彌補損失,這些信用違約交換「科學」的安全漏洞,變成令人痛心疾首。

沒有人去檢查保險金額是否足以彌補損失,也沒有人去了解這個理論在房價下跌時是否還能成立。由於這些金融衍生工具完全不受管制,甚至沒有人知道那些銀行或投資公司陷入,或有多少。

以上因素,激起信用違約交換市場火花,引起一場大火吞噬了貝爾斯登、雷曼兄弟、美國國際集團及許多其他公司,威脅世界金融體系的穩定。

3) 401(k)帳戶能支付退休生活

有儲蓄習慣的美國民眾早在2000年就自網路泡沫破裂時得到警告。但是,隨著網路泡沫破滅,市場巧妙反彈,使 401(k)退休帳戶足以維持生存的想法得以繼續存在。即使沒有僱主協助提供退休儲蓄金的「個人退休帳戶」的投資人也做此想。

今天,儘管股市近期已從恐慌的低點反彈,但面臨退休的美國人,感到沒有準備好支付未來數十年的悠閒生活及人道捐贈所需要的錢。使大多數人不得不工作更久。

諷刺的,退休制度的缺點正好助長房地產泡沫化,許多投資者試圖「輕率」的購屋或在繁榮中圖利。賺錢容易的傳說,從早期的輕率,進到日後的衝動,推使房價達到難以維持的水平。

4) 買房是長期儲蓄的好方法

房地產行業的銷售人員會勾畫出一個美好的夢想,讓潛在買主相信,房屋不僅是一個住家,只要支付小筆的儲蓄,房價會以兩位數字成長,這是最好的一種投資之一。尤其是對許多沒有太多積蓄的家庭而言。因為房價從不下跌,這怎麼可能出錯?

將房屋當成投資是一個餿主意,原因有二。首先,許多購房者,受貸款業「熱錢」的誘惑,一旦他們的房屋在市場上獲得增值,他們很快就會取出房價增值的部份。使房屋變成一個巨大的提款機。當繁榮不在時,許多屋主沒有剩下任何的房屋增值。

第二個原因是,依靠房屋增值來提供孩子上大學的學費或負擔退休金是一個很糟糕的想法。任何一種依賴借錢的投資,「槓桿」原理使風險自動增大。你隨時可以嚐試靠借款來支付購買股票的保證金或買彩票,取得更高的回報。

但那不是儲蓄孩子上大學基金的好地方。由於槓桿作用,如果你賭輸了,你可能會欠下比你投資更多的錢,你就完蛋了。

5) 購買股票並長期持有

在過去25年間,華爾街都把「在逢低買進」及「長期持有」像傳教般的給投資者灌輸這兩個福音。

這是因為牛市始於1982年,購買股票變成一種安全的賭注,只要你願意持有夠久。這理論在1987年崩跌時,遭到嚴峻考驗,但市場很快反彈,並繼續創下新高。2000年網路泡沫化時,股票崩盤的時間更長,但華爾街堅持,這個情況再次證明如果你繼續持有,市場總會復甦,邁向新高。

但事實證明,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牛市是一個異常,很有可能,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再看到。歷史證明,我們剛剛經歷的泡沫和崩潰,股價在18個月內腰斬,要復原可能要長達數十年。

例如,股市自1906年的高峰下跌後,直到1919年才完全恢復。1929年股市暴跌,到1954年才完全恢復。道瓊指數1966年2月達到市場高峰 995 點,接著又陷入20世紀以來最最嚴重的套牢。市場過了9年才回到上一波的高點,並在次年內失去其市值的一半。市場又花了8年,道瓊指數才越過1000點大關。

6) 「資產配置」是很好的抗跌方法

「資產配置」理論是由「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演變過來,這有道理。但是,華爾街在過去10年大力促銷這個概念,用來說服一般投資人,如果將他們的投資分散在多種「負面關聯」的不同投資,他們可以降低風險。當一個上升,另一個下沉,反之亦然。

理論上,股票、債券不同調,兩者漲跌時機不同,美國股票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股票也是這個情況。將錢投資在許多不同的資產中,降低了他們同時下降的風險。

但是資產配置人士在這波金融危機中學到的慘痛教訓是,在一個全面性的金融恐慌中,除非你將現金埋後院(即便如此,你還是可能遭受通貸膨脹的損失。),你實在沒有藏身之地。

7) 金融監管能保護投資小民

大蕭條在人們心理留下永遠的疤痕,開啟了一個現代的政府監管結構,希望能避免對數以百萬計的家庭和小投資者造成的嚴重金融傷害的再次發生。

如果華爾街的投機人士想要賭博,沒問題他們可以自己玩。但是,市場的監管機構,從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到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 ),應該是一道防火牆,讓一般美國人可以存錢借錢,購買他們所需要的家園。

但數十年來,美國聯邦解除政府監管的政策讓眾多美國家庭受到不良貸款的侵襲,造成房屋泡沫化,數以百萬計的屋主房屋遭到拍賣。

繁榮時期,房屋貸款和財力評估受到忽視,普遍的做假。美國聯邦儲備局(美聯儲)原本可以在貸款氾濫之前就制止,但卻一直等到大量損失後,才行動。各個監管機關疏於警告,才使金融系統走上不堪負荷的風險。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有效管理財富,通膨安啦!(6)
有效管理財富,通膨安啦!(7)
蜥蜴腦聰明理財術(6)
富爸爸籌劃家庭保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