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獲和平獎 批評人士:尚無建樹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奧巴馬摘下今年諾貝爾和平獎桂冠,各方雖有讚譽,也出現批評聲浪。當中主要批評奧巴馬上任以來尚無任何建樹。也有人批評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不該藉頒獎發揮政治影響力。

波蘭反共領袖、198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華勒沙(Lech Walesa)今天聽聞奧巴馬得獎,表示大感意外。

華勒沙在波蘭華沙告訴記者:「誰?奧巴馬?這麼快?太早得獎了吧,他都還沒有時間做出成績。」

華勒沙說:「目前為止,奧巴馬只提出一堆方案,但有時候諾貝爾委員會頒獎,是要鼓勵做出負責任行為。」

65歲的華勒沙表示:「給奧巴馬一個機會吧。」波蘭共產政權1989年垮台後,華勒沙當選波蘭第一位民選總統。

英國廣播公司(BBC)倫敦記者雷諾茲(PaulReynolds)在BBC新聞網站上分析表示,奧巴馬獲獎確實出乎意料,可能會被解讀成,頒獎是「鼓勵志向,而非獎賞成就」。

雷諾茲寫道,畢竟奧巴馬上任才略超過8個月,而奧巴馬推動全球無核武的雄心壯志,則是「宣示容易,達成困難」。此外,氣候管制協議也尚未定案。

雷諾茲表示,從諾貝爾委員會頌詞便可看出,吸引委員會的是奧巴馬展現的世界觀,也就是外交應該奠基在「全球絕大多數人口認同的價值和態度上」。

加拿大「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今天也發出一篇分析稿,標題為「奧巴馬太早得獎(Obama’spremature prize)」。文中指出,奧巴馬之所以得獎,簡單來說就是「他不是布希」。

文中提到,若用比較大方的角度來看,委員會的決定具有「激勵性質」。換言之,委員會偏愛美國現行外交政策,而透過頒獎給奧巴馬,就是鼓勵他繼續維持現有方向。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首席政治評論家布羅根(Benedict Brogan)今天也撰文,毫不客氣提出批評。

布羅根一開頭以嘲諷口吻表示,委員會若頒獎給澳洲流行音樂天后凱莉米洛(Kylie Minogue),他倒不會那麼驚訝,奧巴馬得獎才是大大跌破他的眼鏡。

布羅根批評,奧巴馬現在交出一張空白成績單,奧巴馬個人也毫無成就,得獎是抬舉他。

布羅根認為,和平獎遴選過程已嚴重失去公信力,今年頒獎給奧巴馬是再添笑話一樁。

布羅根強調,諾貝爾委員會將奧巴馬扯入一場鬧劇,而這場鬧劇原本就不該有他出現。此外,布羅根說,委員會幫了倒忙,讓批評奧巴馬的人士可以大作文章。

布羅根呼籲,即使奧巴馬打起白色領帶和燕尾服前往領獎,看來會相當帥氣,但他應該拒絕領獎。

美國網路媒體「哈芬登郵報」(Huffington Post)網站上今天也登出一篇分析,指出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過去就被外界批評,企圖藉由頒獎做出政治宣示。

文章指出,委員會或許欣賞奧巴馬,也或許希望開始促使奧巴馬,結束美國在伊拉克與阿富汗的戰爭。

文章強調,奧巴馬實在太早獲得這個偉大獎項,這種做法多少降低以往和平獎得主的地位,也貶低所有得主過去多年努力的成就。

相關新聞
奧巴馬首訪亞洲 將拜訪上海的美國企業
奧巴馬獲和平獎   熱比婭:將肩負更多期待
奧巴馬獲和平獎  去年得主:產生激勵作用
美國官員:獲和平獎  奧巴馬更覺謙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