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機構發佈年度報告列舉中國對美威脅

標籤:

【大紀元11月21日訊】(美國之音2009年11月20日報導)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星期四公佈2009年的年度報告。 報告建議美國通過世界貿易組織與美國貿易法令,對抗中國以出口為導向、以人為壓低幣值的產業與貨幣政策。 報告還說中國積極入侵美國的電腦網絡,加強對美國的間諜活動,並且積極進行海軍現代化。

向美國國會提供諮詢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在2009年的年度報告中,詳細說明美中經貿關係、中國的軍事部署、中國對亞洲的影響力、以及中國對媒體與資訊的管制。

提42建議 對中國貨幣政策施壓

委員會的年度報告指出,儘管全球的經濟不平衡導致金融危機,中國繼續實行一個出口與對外投資導向的經濟增長模式。 高額的貿易順差讓中國得以繼續累積高額的外匯儲備,而這些順差部份來自中國政府對特定產業的補助措施,它們包括退稅、國有銀行的低利率貸款、對土地與水電支出的優惠措施,以及緊釘美元、人為壓低幣值的貨幣政策。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主席白嘉玲(Carolyn Bartholomew)說:“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向國會提出42項建議。 委員會敦促美國採取步驟對中國施壓,讓中國施行能夠靈活反應市場的人民幣政策,從而修正全球的經濟失衡。 委員會也建議國會通過立法,減輕中國操控貨幣對美國經濟的衝擊。委員會並且敦促國會採取更堅決的步驟,確保在中國與其他極權國家運作的高科技公司有效履行道德準則,尤其是因特網資訊被政府管制的地區。”

路透社的報導引述報告說,美國必須動用貿易法令以及世界貿易組織,對抗中國為了出口而採取的扭曲產業與貨幣政策。

中國對美進行網絡攻擊與間諜活動

在軍事安全方面,委員會的年度報告說,中國正大力進行網絡戰活動,有可能在跟美國發生衝突的時候處於優勢。  報告還說,中國為了發展軍事與經濟加強在美國的間諜活動,積極竊取美國的科技與機密。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的副主席伍爾澤(Larry Wortzel)說:“中國大幅增加對美國的間諜活動。這些活動可被歸為兩類:傳統的人為間諜與網絡間諜。雖然電腦網絡黑客攻擊很難找到源頭,從黑客攻擊的幅度以及協調來看,強烈跡象顯示中國政府的介入。 中國的間諜活動不但傷害美國的利益,也讓中國得以在經濟、科技、以及軍事發展上大躍進,取得大幅進展。”

資深美國軍官告訴委員會,美國國防部在去年偵察到5萬多起電腦網絡事件,這個數字跟前年相比,增加百分之20。  法新社引述報告指出,雖然網絡攻擊來自全球,但中國是幕後的最大黑手。

不過,中國駐美大使館官員告訴美聯社,有關間諜活動的指稱是“毫無根據,毫無道理和不負責任的”。

中國海軍現代化

此外,報告還說,中國積極進行海軍現代化,快速發展海軍精良武器系統,尤其是反艦與陸基攻擊巡弋導彈。  中國還以美國的航空母艦作為假想,發展反艦彈道導彈。

國防新聞報導說,中國快速的經濟增長讓她得以繼續進行軍事現代化。報導引述報告舉例說,中國增加部署了38艘潛艦,13艘驅逐艦,以及16艘護衛艦等等,在過去10年支援中國的海軍軍艦與戰機。

另一方面,亞洲時報報導說,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訪問中國期間,美中同意在航天與環保工業上合作,而這些科技可能作為軍事使用。 報導因此分析,美國正準備解除1989年以來對中國的武器禁令。

對此,委員會主席白嘉玲在回答美國之音提問的時候說,委員會將仔細研究這些協議的內容,確保它們不會傷害美國的國家利益。伍爾澤說,如果美國政府想要解除對中國的武器出口管制,將引起國會的強烈反彈。委員會的一位成員、任職著名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卜大年告訴美國之音,目前由商務部管理部份對中國出口執照的事宜,顯示美國對中國的敏感科技禁令有放鬆趨勢。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是美國國會在2000年成立的諮詢機構,委員會每年向國會遞交年度報告,詳細說明美中經貿關係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今年的年度報告長達367頁,內容獲得委員會12位委員的一致同意。 委員會曾經就此舉辦8次聽證會,實地到中國探訪,並且向美國情報單位諮詢。

相關新聞
新唐人週五直播預告:美國為何把中國列為利益挑戰國?
美國為何把中國列為利益挑戰國?(2)
美國為何把中國列為利益挑戰國?(3)
危及國家安全 澳洲拒中共投資採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