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創新致勝五大訣竅

font print 人氣: 94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1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安琪編譯報導)看到他人功成名就,不少人不免欽羡感嘆道:「我要是有像他那樣聰慧的頭腦就好了。」,或者「我如果能有他那種際遇該有多好!」事實上,成功者未必全都是天賦異秉。哈佛研究指出,創新者擁有六項獨特的特質;而這些特質是可以透過學習獲取的。由此可見,成功也不絕對是偶然成之。

祕探創新者的成功竅門

哈佛商學院和楊百翰大學探訪500家知名企業和3千位高階主管,進行六年研究後發現,創新者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擁有六項共同特質,而這些特質是可以透過後天的學習獲取。歸納而得的六項特質為聯想、發問、觀察、實驗和探索。

這項研究成果將於12月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

箇中致勝關鍵 「學習」使然

研究點出了創造力不是先天的特質,其中80%可以透過學習而得。

研究員桂格森(Insead’s Hal Gregersen)和英國牛津大學策略管理講師凡確卡(Mark Ventresca)接受CNN訪問,他們分別談到了如何憑藉著連串學習技巧以獲取創造力。

如何改善發問技巧?首先要懂得辨別關鍵難題所在,然後每日利用10分鐘寫下欲發問的問題,持續進行一個月,漸漸地越來越能掌握問題核心並激發解決之道。

如何建構觀察技巧?從商業夥伴、客戶和供應商中篩選出觀摩對像,接著花費1-2天觀察對方如何處理工作上的問題。

累積多元化的人脈資源。認識各式各樣的人,最好是來自各行各業,具有不同技巧,能處理各類問題者。如此一來,便能從中接觸到多元觀感或點子。此外,每週撥出30分鐘和不常交往的對像攀談。

六項特質相互依存

研究揭示下列六項特質是創新的驅動力:

聯想:跳出固定的思想框框,將看似無關的問題、構想或資訊相聯結。

發問:持續發問以挑戰慣性思維,像是:為甚麼?為何不?假使…會怎樣?

觀察:穿透事務的表像仔細觀察。

實驗:積極挖掘新點子或好主意。

探索:擴大社交圈結交具有不同想法和視角的朋友。

要想跳出固有的舊思維,就要將毫不相干的資料和構思相結合以激發創造力。研究人員補充說,從行為模式下手是改變想法的重要一環。好比培養積極縝密的觀察力;和有不同視野的各類人物交往;有從事實驗的精神,像是習慣閱讀歷史書籍者不防改看心理性叢書。而挑戰周遭一切並提出發問更能增強這些行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俗語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個性不容易於一朝一夕改變,但是藉由適當的方法,某些個性是可以逐漸修正,幫助個人跳出既定的框框,重塑新形象。今日心理網站提供五帖良方教你如何打造一個新的自我。
  • 蛋不僅能做成各種美味的料理、營養價值高、價格實惠,且對於強化肌肉及改善腦部功能均有良好的功效。但使用過的蛋殼,大多數的人都隨手丟棄。其實蛋殼裡也含有許多養份,若能善加利用不僅能清潔物品、堆肥,還能呵護肌膚。

  •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家在公司隔壁,但我回不去…」部落格達人馬克,用辛辣幽默文字配上高質感圖像,創造部落格「五斗米靠腰」,引領網友一窺最真實最爆笑的職場生態。
  • 11月25日,紐約市長彭博抵達首都華盛頓與美國教育部長鄧肯(Arne Duncan)會晤,試圖說服教育部為紐約市提供教育改革資金,並在發言會上勾勒出多項改革紐約教育體制的計劃。
  • 漢字,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也經歷了幾個大的變革時期。從甲骨文到金文,再從大篆、小篆到隸書、楷書、行書等。但幾千年來,不管怎麼變化總是萬變不離其宗,使悠長的華夏文明得以延續,使整個的中國文化得以繼承。但上世紀中期中國大陸強行推出了大批簡體字,雖然表面上簡化了漢字的筆畫,好像更易於書寫,但實際上卻使許多漢字的內涵發生了質的變化,在相當大程度上割裂了「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歷史和文化。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 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畢業生,經常聽到的一條職業建議是「追隨你的興趣」。鼓舞士氣的演講、畢業演說和勵志書籍中都充斥著這條信息。受到喬布斯(Steve Jobs)、蓋茨(Bill Gates)和凱瑞(Jim Carrey)等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鼓勵,我們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們。
  • 人們曾普遍認為,如果學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策略,他們的學習將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從20世紀80年代起,量身定製學習方式開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論家創建了調查問卷,來幫助成人學習者確定他們的學習類型的。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