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學者:一切教育改革 從檢討開始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喻心台灣台北報導)教改總體檢論壇今天召開「2009年歲末台灣教育的怨與願」記者會,與會的學者和家長提出了目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呼籲政府盡速依馬蕭教育政策白皮書的承諾,組成「教改檢討委員會」或召開「教改檢討會議」,面對當前教育問題,深切反思,全面檢討。

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表示,教改從1994年到現在已經推動15年了,當時教改的目的是希望讓孩子不要有背不動的書包,而養成帶著走的能力,但十多年來我們檢討一下,發現孩子的書包不但背不動而且是越來越重,且孩子到大學階段時,求知精神大大不如從前,還包括待人接物、辦事的態度及專業能力等,都不理想,這些方面都讓我們擔心和質疑。

周祝瑛指出,馬政府上台,一年七個月過去了,看不到積極作為,多是因循舊貫的「微調」,如九年一貫課程及高中課綱和即興的「應急」措施,如大專畢業生企業職場實習計畫、國中小營養午餐全部免費,卻看不到未來明晰的願景和章法。希望政府能重視,尤其在新的一年中,把檢討教改作為重要議題。

原台大化學系教授劉廣定指出,當前中學師生沒有假期,大量補習無用之物,國中畢業生沒有暑假,必須先將國高中不能銜接的差異補強才能進高中,許多大學生不好學、不上進,竟然還受到縱容、袒護,然而大學卻只顧爭國際排名,炫耀英文授課,而不重視高等教育的基本責任與實質效益。

台北市教育關懷協會常務理事樂淑華表示,目前的國中學生,除了唸教科書,還要配上參考書、試題寶典、複習講義、歷屆模擬考題等等,是教科書十幾倍的分量。此外,學生的生活完全被上課、晚自習、補習填滿,沒有喘息的時間。然而,智育並不是教育的全部,也應該培養人文藝術或體育的能力,希望教育單位能做多元的教育規劃,讓孩子能五育均衡發展。

樂淑華也指出,目前的考題大多是選擇題,這造成了學生不會思考,沒有創意,而現實生活中,應該多元多面的思考,不應該讓考試的方式限制了孩子的思考模式。

台北市教育關懷協會創會理事長尹玉捐表示,目前國中向上銜接高中教育存在的落差很大,應該通盤調整教學目標,促使國中教學更優質化,並激勵國中學生向上提升,縮短國高中之間的程度落差,讓孩子上高中後學習更輕鬆。

周祝瑛呼籲政府在明年召開「教育改革檢討會議」或「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透過誠懇對話、反思,全面檢討與評估十多年來教改成效,並規劃教育新藍圖。此外,立法成立「教育審議委員會」及「課程發展委員會」的常設機構,加強教育改革研究,建立檢討、評估及追蹤機制,以確保穩健的教改,終結教改亂象。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