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政:7天甲流抗擊戰

標籤: ,

今天(11月17日)的《廣州日報》登了一則新聞:廣東出現首例甲流死亡病例。死者在死後才被確診患有甲流,因此在最後7小時的搶救過程中,並未施以甲流的對症治療。更令人扼腕痛惜的是,死者是一位年僅14歲品學兼優的花季少女。

回想起剛剛和女兒一起抗擊甲流的親身經歷,強烈的責任感驅使我連夜寫下這篇文章,希望更多的人做好防範和應對,不要讓悲劇重演。

11月10日晚9時許,住校的女兒打來電話,告訴我早上考試坐在一個發燒的同學邊上,下午就覺得頭暈、渾身無力、咳嗽,晚上吃了在校醫務室開的葯,卻不見好轉,我馬上意識到女兒可能被傳染感冒了(有可能是甲流)。不由分說,馬上趕到學校把女兒接回家。到家後立刻給女兒服了感冒藥,並讓她卧床休息。過了兩個小時,女兒開始發燒了,體溫38.2℃,馬上又服退燒藥,喝兩大杯水。半夜摸了摸女兒的額頭,感覺燒退了。11月11日早7點測體溫,39.1℃。趕緊送醫院。到了發熱門診,裏面已經有3、4個病人在就診,其中就有女兒臨班的同學。醫生聽完病症敘述,接著聽診和檢查,然後就開始開處方。因擔心女兒患的是甲流,我向醫生提議要做確診檢驗。醫生這才開了血檢單。拿到女兒的血檢報告後,醫生失聲說了句:啊呀。我一聽就感覺問題嚴重了。女兒的白細胞和淋巴細胞低於正常值很多,是典型的病毒感染癥狀。為了儘快知道是否患了甲流,在我的一再要求下,醫生開具了咽試子化驗(一種檢驗甲流病毒的方法),告訴我化驗結果要三天以後才能出來,而且這是最快的方法了。按甲流治還是按普通流感治?這是當時我面臨最要緊的問題。稍作考慮,我就要求醫生再增加抗甲流病毒的藥物,醫生在她原先開的治療普通感冒的藥方里增加了一項針對性藥物–奧司他韋膠囊。

回到家後,在女兒吃完葯卧床休息的空檔,我就開始把所有房間用消毒水進行消毒,然後開窗通風。為了避免交叉傳染,我在護理女兒的全過程都戴著口罩,喝板藍根沖劑,餐具分開,用後高溫消毒。在外地出差的太太得知女兒的病情後,準備提前趕回來,但被我勸阻了。原因很簡單:甲流傳染性不可小視,護理的人越少,可能被傳染的人越少。

女兒始終在發燒,11月11日晚38.1℃,11月12日早39℃。一直按照劑量和時間服藥,直到11月12日下午,體溫才得到了控制。到了11月13日早,燒退了。這時候,醫院給我打來電話,說女兒患的是甲流。得到這個遲到的通知,我的心情非常複雜,如果當時不施以甲流的對症治療,後果將不堪設想。燒退後,女兒的狀況一天比一天好起來,胃口好了,活動範圍大了,也想聽音樂看電視了。到了11月14日,發燒、咳嗽、流涕、全身無力的癥狀基本都消失了。11月16日,女兒完全康復,可以返校了,我這才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在這前後7天的甲流抗擊戰中,女兒痊癒,我和太太均未被傳染,算是打了一場勝戰。這裏面有及時治療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風險意識和應對措施。在目前甲流流行期間,寧願把風險識別和應對的功課做足一點,也千萬不要大意,畢竟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啊。

相關新聞
「南洋冰室」開幕 視後林夏薇親臨大馬剪綵
享跨年優惠 排毒養顏 冬季更養生
一生中必看的經典兒童文學作品(一)
美容技術最新流行語:Opus Plasma等離子技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