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曬現實版蝸居 房奴十招緩解壓力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12月7日訊】劇情折射出中國社會的種種弊病的電視劇《蝸居》,引發熱議,劇中小人物的心酸史和那些精闢的語句讓很多觀眾感同身受。近日網友「銷失人間」在論壇上曬出了自己的生活成本,高昂的生活費讓「銷失人間」大感壓力吃不消。

據《杭州日報》報導,住在杭州的網友「銷失人間」曬出的生活成本:房貸:3100(還未交付);房租:2650;吃穿用:2500;寶寶費用:2250;交通費:1000;通訊費:200;物業費:180;煤氣水電:200;人情往來:600;初步合計:12980。如果按30天工作日計算,每天至少要進帳433.33元,如果按22個工作日計算,每天要進帳590.90元。該網友感慨的說,天堂的路不好走,天堂的生活也不輕鬆。

中國大陸的高房價,讓許多人望屋興嘆,也讓「房奴」大軍越來越大,他們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心理問題。據報導,杭州市七醫院心理諮詢門診的患者中,近八成的貸款買房者心理上會產生或多或少的焦慮情緒,而年輕房奴更易產生心理亞健康,上網訴苦成為他們解壓的一種方式。

蝸居現實版
「房奴」什麼都得精打細算

網友「樓上下的」看了《蝸居》後,她在論壇上發了一則帖子,盡述自己的「房奴」生活:

我自己也是個「房奴」,也一樣過著精打細算、不敢懈怠的日子。

兩年前我和老公買了房,從此加入「房奴」大軍。其實,我們家的房子並不大,才70平方米,再大就買不起了。即便如此,首付的10多萬也幾乎挖空了家裡的所有積蓄。我們賺的是普通薪水,去掉了生活成本和還房貸的錢,很多時候顯得有點捉襟見肘。

以至於家用電器除了冰箱、空調是結婚時買的,看來比較「新」外,其餘的像電視機、洗衣機都是婚前租房時買的,經常「罷工」,基本上可以用「殘破不堪」來形容。現在天冷了,如果趕上洗衣機罷工,我就只能用手洗衣服。最可氣的是電視機,可能是太老舊的緣故,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非暴力不合作」(需要老公捶幾拳才能出圖像)。

每次逛商場,看著那些動不動就40吋、50吋的電視機,雖然我心動,但是腰包裡就那麼一點點錢,買台液晶電視,都夠我們還兩個多月的房款了。

看吧,做了「房奴」,什麼不得精打細算?即便是生活必需品也一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覺得自己買東西選擇面都窄了很多,壓力太大了,其實我和老公都很喜歡孩子,而且我也奔30歲了,可到現在都還沒要,我多怕自己成高齡產婦啊!而這裡面的苦衷,「非房奴」哪裡會懂呢?

年輕獨生子女
易產生「還貸」焦慮情緒

心理醫生說,購房者的還貸時間長達十年、二十年,因為需要長年背負「債務」,部分購房者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房奴」的心理焦慮情緒很常見,尤其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心理醫生分析,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出生後基本上過得一帆風順,沒有經歷過大挫折,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差。「如果買了房,突然身上多了一個沉重的包袱,每月要拿出一大部分錢來償還房貸,這些曾經不用為生活犯愁的年輕人就很容易出現迷茫、焦慮、壓抑等負面情緒,長此以往心理便會處於亞健康狀態。」

專家還說,適度的焦慮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反而還能激發人的潛力,積極進取,努力理財增加收入等。但要如何避免出現心理問題?專家建議,首先,大家在買房前多做心理準備,要客觀理智地分析自己有多少經濟實力就買多大的房,還貸後的工資是否能夠支撐平日的生活開銷,一切都要量力而行。

房奴十招緩解壓力

對於正在苦苦掙扎的「房奴」,如果已經產生了焦慮情緒,專家建議,不妨用十招來緩解壓力。

說出壓力:通過找一位知心好朋友或心理諮詢師來排解內心的煩惱,獲得必要的理解和支持。

寫出壓力:通過寫作,如日記、散文、詩歌等來排解內心的煩惱。

運出壓力:通過某項體育運動、跑步、打球、打太極等來排解內心的煩惱。

唱出壓力:通過唱歌,如卡拉OK等,來排解內心的煩惱。

笑出壓力:通過講笑話、調侃、聊天等來解除內心的煩惱。

泡出壓力:通過泡澡,如在自家或洗浴中心等,來排解內心的煩惱。

幫出壓力:通過幫助他人,如從事某項公益活動,來排解內心的煩惱。

坐出壓力:通過打禪、冥思等坐禪活動來排解內心的煩惱。

玩出壓力:通過遊玩,如旅遊、玩遊戲機等來排解內心的煩惱。

睡出壓力:通過有效睡眠來排解內心的煩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蔡曉輝:高房價招安了這一代年輕人
調查:北京蟻族生存艱難 前途渺茫
北京停播電視劇《蝸居》惹爭議
蝸居成火爆流行詞 「曬苦帖」層出不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