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克魯格曼不必誇大其詞虛張聲勢

梁京

標籤:

【大紀元2月11日訊】這兩週美國政治的中心,無疑是圍繞刺激經濟法案的兩黨博弈。由於利害相關,各國精英儘管對美國決策難施影響,也不得不從自己的角度給予強烈關注。2月3日,奧巴馬錶態反對美國多數議員支持的「買國貨」條款,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股市應聲大漲。

至於美國的政治和知識精英,自然是使出全身解數,以圖在這個歷史性時刻,留下自己的印記。不久前剛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克魯格曼,就是最突出的一個。早在奧巴 宣誓就職之前,克魯格曼就先聲奪人,發表致奧巴馬的公開信,指教和敦促奧巴馬在非常之時,行非常之政,實行超人想像的大規模擴張政策。2月6日,眼見民主黨的方案遭到共和黨有效阻擊,他又在《紐約時報》發表評論,題目是「在(災難)的邊緣上」。中心思想是,奧巴馬若讓共和黨得逞,美國經濟將陷入長期蕭條的大災難。

我覺得克魯格曼的這篇評論,大有誇大其詞,聳人聽聞之嫌。且不說美國經濟是否會因共和黨對法案的刪改,就一定導致長期蕭條,即便美國經濟進入一個較長時間的蕭條,是否一定對美國和世界意味著災難,也是一個值得爭議的重大問題。

在我看來,有這樣幾個不容迴避的基本事實:

一、 此次全球金融危機,與美國多年寅吃卯糧的過度消費有深刻聯繫;
二、 此次全球經濟危機,與美國主流經濟學相信經濟增長能解決一切問題的迷信也有深刻聯繫,這種迷信不僅影響了美國,也影響了包括中國在內其他國家的經濟決策;
三、 由於這次發源於美國的經濟危機之深刻性和規模巨大,一個較長的蕭條難以避免,因此,急於用龐大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來避免蕭條,有可能蘊藏很大的短期和長期風險;
四、 由於美國事實上掌握了國際貨幣的發行權,又有比較發達的社會保障和民間救濟體制,美國有很大的能力把本國的經濟風險轉嫁給世界。

於是,一個真正不容迴避的問題是,目前美國經濟下行過快給美國和世界經濟帶來的風險大還是美國財政擴張政策規模過大,方向失誤給美國和世界經濟帶來的風險更大?不同的價值觀和不同的立場,對這個問題自然會有不同看法。

我認為,美國兩黨對於刺激經濟的必要性已有基本共識,分歧主要集中在規模不到一千億美元的專案上。在這種情況下,法案的規模大一點、小一點,早兩天或晚兩天通過,根本談不上什麼災難邊緣的問題。因此,對美國輿論,包括對奧巴馬總統也頗有影響的克魯格曼如此誇大其詞和虛張聲勢,倒是加劇了我對美國精英一種危險傾向的憂慮。這種危險傾向,就是把國內黨爭看得比天大,而根本不在意美國的行動可能給世界帶來的嚴重後果。

事實上,這場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發生,就與美國精英這種不良傾向直接相關。美國精英難辭其咎的這場全球金融危機,確實把世界帶到了一場巨大災難的邊緣,而受到最大傷害和威脅的並不是美國人,而是世界上幾十億貧困人口。

最近一期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發表了William Easterly的一篇文章,題目是「窮人的負擔」。這位世界銀行的叛逆者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忠告,他指出,這場美國造成的危機很可能成為全球窮人的沉重負擔,不僅是因為經濟不景氣,更因為處理危機的過程將必然增加政府對經濟的直接干預,從而讓那些實踐證明是錯誤的扶貧理念和政策再度時興起來,製造出更多的貧困和災難。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已經證明,Easterly 教授的憂慮絕非是杞人之憂。目前中國政府發放的大量貸款都流向國有企業,對私人中小企業產生了明顯的擠出效應。

多年來,世界許多國家的人 都對美國自大和自私的政治遊戲深為不滿,許多人對奧巴馬產生好感,是因為奧巴馬錶示他要改變美國政治遊戲的不良風氣,恢復世界對美國的尊重和好感。在這場巨大的全球經濟危機中,奧巴馬能否克服美國輕率向世界,尤其是向窮國轉嫁經濟困難的傾向,將是對他的一個重大考驗。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梁京:「新土改」流產與中國的領導危機
梁京:美國的難題與中國的難題
梁京:中國經濟的轉折點
梁京:母親被妖魔化的背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