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建國 尼坦雅胡與希拉里不同調

【大紀元3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曹宇帆特拉維夫1日專電)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另譯:希拉里‧柯林頓)本週出訪中東與歐洲,行前接受「美國之音」專訪重申,美國支持巴勒斯坦獨立建國,但授命組閣的以色列聯合黨主席尼坦雅胡對此卻持保留態度。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專訪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時,他因顧及國家一詞意指主權與國防自主,僅以模糊性的自治權字眼取代,僅同意巴勒斯坦人可有自治權力。

尼坦雅胡在希拉蕊中東歐洲行啟程前夕,兩人藉媒體專訪互嗆,嗅出雙方對處理巴勒斯坦問題存有歧異,美國總統奧巴馬領導的政府與下屆以色列內閣能否合作無間,不無變數。

希拉蕊接受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 ica, VOA)專訪時說,美國政府將致力於協助以巴雙方,簽署有助於巴勒斯坦人在加薩走廊與約旦河西岸,獨立建國的永久性協議。

她說,以巴各自獨立建國的和平方案,美國政府絕對不會讓步,也會積極協助巴勒斯坦內部派系和解,並呼籲任何由巴勒斯坦人組成的聯合政府,都必須承認以色列存在的事實及揚棄暴力。

不過尼坦雅胡表示,事實上,多數以色列人贊同,以不危害以色列生存發展為前提,巴勒斯坦人可享有自治權力。

他說,期盼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能展開談判,磋商如何促進約旦河西岸經濟發展,強化巴勒斯坦安全部隊的防衛能力,即使「經濟的合作發展雖不能與政治混為一談,但北愛爾蘭也曾簽署出人意料的和平協定。」

北愛爾蘭境內天主教與基督教派系之間長期不合,暴力衝突不斷,不過在1998年,愛爾蘭的天主教徒與基督教徒曾協議政治權力分享,簽署北愛爾蘭和平協定(Good Friday Agreement)。

此外,據以色列媒體「國土報」(Haaretz)報導,以色列總統裴瑞斯(Shimon Peres)授命尼坦雅胡組閣,27日他與前進黨主席李夫尼(Tzipi Livni)二度磋商籌組聯合政府但未獲具體結論。

報導說,雙方歧見難調和的關鍵,即在於李夫尼也主張以巴應各自獨立建國,但尼坦雅胡反駁,「你能忍受他們擁有自己的領空、軍隊,甚至與伊朗等國家結為同盟,由以巴邊界輸入軍火嗎?我不能忍受。」

希拉蕊今天至7日出訪中東和歐洲,此行將會晤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比利時、瑞士和土耳其等國領導人與政要。

相關新聞
掌握概念勤演練 張蒔曦基測學測都拿滿級分
美國務院:美收到哈瑪斯致函奧巴馬
歐洲首腦齊聚柏林 尋求G20金融峰會共識
歐洲領袖達共識  加強監管金融市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