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徒步男孩之死暴露「000」缺陷

標籤:

【大紀元4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光編譯報導)緊急狀態下撥打「000」尋求幫助,是一個基本常識,但撥打了「000」就真能得到幫助嗎? 本週死因裁判法庭聽取的一個17歲男孩的案例,暴露了「000」的缺陷,引發一系列疑問。

據澳洲人報報導,17歲的大衛‧愛爾戴(David Iredale)是悉尼文法學院(The Sydney Grammar)的學生。去年12月在藍山進行叢林徒步旅行時,因迷失方向,在炎熱的氣候下脫水、昏迷、最後死亡。在他死之前,他確實做過很早以前就被告知過的事情,用他的手機撥打了「000」, 希望或者說相信有人會幫著他。但不幸的是,他沒有得到幫助。

在本週死因裁判法庭所聽到的證詞是,事實上,他得到的一頓挖苦。「你在不知是哪兒的地方迷路了,是嗎?」,一個接線員說。當這名弄不清方向的男孩在酷暑和塵土中,蹣跚著試圖努力解釋自己的危險又不知道自己所在的確切位置時,另一名接線員告訴他的是「你不用大聲喊。」 就在這一天,2006年的12月11日,大衛死了。他沒能說服接線員他在絕望中需要幫助。

大衛之死震驚澳洲社會。人們看到了如果你不知道你在哪兒,撥打000的徒勞。如果你用手機打電話,而你又不能告訴對方你在哪兒,他們也不會知道你在哪兒。

大衛之死也引發了一連串的嚴肅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為什麼在21世紀的澳洲,有90%的成年人擁有手機,60%的「000」緊急電話是用手機撥打的,而接線員卻不能確定大衛的方位?這種追蹤技術在1995年就有了,而澳洲卻沒有使用。撥打「000」的人可能是在事故現場,在海上迷失方向,或迷路了,但接線員卻要靠他們提供街名,否則電腦將會中斷電話。這種過時技術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紐省救護車服務機構發言人威爾森(John Wilson)說,「有時他們能告訴我們手機信號塔的大概區域,這可能與要找的那個人的位置只相差數公里遠。有這樣的技術,但我們卻不能使用。」他呼籲「聯邦政府應該立法,我們需要這個(技術),因為如果我們使用它,它會讓我們每個人都很方便。」澳洲通訊及媒體管理局(ACMA)則表示說,讓「000」識別地點有「不同的技術」,但各有利弊,在性能、穩定性、成本、準確率和複雜性上仍曾在問題。

另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是:儘管接線員們不完全知道打電話的人在哪兒,但他們為什麼沒有進全力救助這名男孩?也許在接線員中普遍存在這樣的認識,許多電話是惡作劇。Telstra的數據顯示,每年有1100萬通撥打「000」的電話,每天超過3萬個,而其中只有不到一半是真正需要警察、救護車或消防車的。有時候是人們要知道如何關烤箱。而學生放假期間,是撥打這個電話的高峰時段,孩子們打電話是為了好玩,惡作劇。(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廣東廉江失地村民代表被抓(視頻)
不會餵母奶 新手媽媽求助衛局
今年堪培拉百日咳病例激增
丁薛祥掌中央科技委 觀察人士不看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