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誡 若要失敗,就放棄冒險

可樂教父的成敗十誡(3)

「過度謹慎,成就有限。」——德國詩人 席勒

唐納德.基歐(Donald R. Keough)

標籤:

對於大半部歷史裡的絕大多數人而言,規避風險都是主流的基調。我們擅自推想,狩獵者和採集者一直都是四處遊走的,但是歷經了農業革命,讓人類得以定居之後,大多數人都決定安頓下來。他們選擇過著和他們的父母、祖父母一樣的生活,再不曾冒險遠離村莊,而且理由充分。外面的世界很危險。只要看看古老航海圖上,險惡之地都被標示為「未知領域」,有時候還會加上更具威脅性的警訊,諸如「此處有惡龍出沒」。誰會想要冒險航行到這樣的地方呢?

當然,還是有少數人會這麼做。不過,大多數人都選擇待在家裡。如果你冒了一個風險,你可能會遭遇許多事,而且其中絕大部分多半是壞事。

即使到了今天,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中東部分地區及東南亞部分地區,都還是陷在一個規避風險、「讓我們照老樣子做事,因為我們向來都是這麼做」的文化裡。在這些生活赤貧的家族及群體裡,一成不變的循環往往世代相襲,不曾被打破。

反觀美國,則是向來就具有冒險性格。從哥倫布、詹姆斯鎮?@到第二次大陸會議和湯瑪斯.傑佛遜雄辯滔滔的《獨立宣言》,這個國家一直就是建築於一個緊接著一個的風險之上。我們的祖先是強悍、堅韌的冒險家,願意賭上一切,包括他們的生命在內,並且撐過了幾乎無法克服的惡劣情勢。赫克特.聖約翰.德.克里夫可?A在一七八二年寫道,「在此地,來自各國的人融合成一個新的民族,他們的辛勞和後裔有一天將會為世界帶來巨變……美國人是一個新生的人種。」

麥可.基歐,也就是我的曾祖父,在一八四八年,年僅十八歲時,離開了愛爾蘭,獨自冒險渡過當時被稱為「苦澀眼淚之碗」的大西洋。跨海的船隻上,情況恐怖至極:過度擁擠、老鼠亂竄、髒亂不堪、疾病肆虐,還有對於他們所載運的「人貨」幾乎漠不關心的冷酷船長。航程中,屍體不是直接丟到海裡,就是在一靠岸時被卸下船來。在加拿大葛羅斯島?B上,數千名愛爾蘭移民被埋葬在無名塚裡。只有非洲奴隸在抵達美國時,情況比愛爾蘭人更悲慘。

成功渡海的移民發現,等待著他們的根本稱不上「應許之地」,而是一個嚴酷、日夜不停工作的未來。我的曾祖父發現,他唯一能找到的工作,就是在麻州匹茲菲爾德市的採石場搬運石塊,每天工作十六小時,只比在監獄工作稍好一點。儘管如此,這份艱辛的工作總算是帶給他些微溫飽和保障,再加上他很快就結婚生子,因此不難想見,麥可或許一直都很渴望安定下來,並且留在匹茲菲爾德市。@待續…

摘自 《最珍貴的教訓——可樂教父的成敗十誡》 先覺出版社 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陌生拜訪的八個步驟(1)
可樂教父的成敗十誡(1)
可樂教父的成敗十誡(2)
只要漲價就不買! 品質是留住客戶的關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