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教父的成敗十誡(7)

唐納德.基歐(Donald R. Keough)

人氣 2
標籤:

長期以來,有許多成功的企業都未能在關鍵的時刻勇於承擔重要的風險,而它們也已為此付出代價。有些公司純粹就是跌了一跤,隨後加緊挽救,但是有好些公司卻就此陷落,甚至消失不見。光是一九八○年代,《財星》雜誌五百大企業當中,就有二百三十家消失。事實上,早在一九○○年代初期設立的百大企業當中,迄今僅有十六家仍在我們身邊。誰知道在資本主義的墓地裡,有多少塊墓碑應該刻寫如下的墓誌銘:「葬於此處的是一家因為未能冒險而消亡的公司。」

一路走來從敢於承擔風險,到後來卻不再冒險的公司裡,其中最戲劇化而且最被廣泛研究的例子之一,或許就是眾所周知的全錄(Xerox)的故事。這家公司可說是完整經歷了空前的大勝利與最悽慘的悲劇。

全錄公司的根源,可追溯至一九○六年,當時名為哈洛依德公司(Haloid Company)。就公司本身的狀況而言,他們已經在紐約州羅徹斯特市製造相紙長達四十一年,事業做得很成功。但是到了一九四七年,他們卻針對一個被其他人放棄的革命性概念,冒了一個大風險。切斯特.卡爾森(Chester Carlson)這個來自紐約市皇后區、相當沒沒無聞的發明家,已經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設法讓人對他的「靜電攝影」複印技術感興趣。

「複寫紙很好用啊,」大家通常都會這樣跟他說,因此已經有超過二十家公司婉拒了卡爾森,包括IBM和奇異公司在內。卡爾森把這些公司對他的發明的回應描述為「熱烈的冷淡」。

卡爾森最後與位於俄亥俄州哥倫布斯市的貝泰紀念研究所簽約,協助他改善複印流程。哈洛依德公司就是在那兒發現了這項新發明,並且取得授權,以卡爾森的技術為基礎,開發和行銷影印機。「靜電攝影」(xerography)是由俄亥俄州立大學一位古典語言學教授提出,源自希臘文的「乾燥」和「書寫」。

我第一次知道這家公司時,哈洛依德已經更名為「哈洛依德—全錄」,是一家中型規模、頗不起眼的公司,一切都很低調,毫無任何浮誇之處。他們位於羅徹斯特的辦公室,地板上鋪著素色的塑膠墊,辦公桌是金屬製的,在裡面工作的工程師襯衫口袋裡,都會放著一個裝滿鉛筆、原子筆、尺和小螺絲起子等小工具的塑膠套,臉上掛著嚴肅的表情。但是那個地方就是有一種讓人興奮的氣氛,讓人擁有熱切投入的心情。

到了一九五八年,也就是採納了卡爾森的想法事隔十年之後,試驗新產品原型的裝配線上,做出了一個其貌不揚、米黃和棕色相間的金屬箱子。那是全世界第一部自動化空白紙影印機,當它在一九五九年掛上Xerox 914型號上市時,複寫紙在全美國瞬間變成了舊日遺留下來的古怪紀念品。一個全新的名詞「Xerox」,以及一個或許會令他們的商標權律師苦惱不已的動詞「to xerox」(影印),就此收錄在全球各地的辭典。

914後來變成了全世界最成功的工業產品之一。從一九五九年到一九七六年該公司停產為止,總產量超過二十萬部。時至今日,Xerox 914已經是美國歷史的一部分,在史密森博物館被當成工藝品收藏展示。

就憑著冒險開發一項技術,全錄在不到十年間,營收就超過十億美元。之後他們曾短暫地迷失方向,因為他們停止了冒險—而且竟然是未能冒險嘗試他們自己發明的事物。

他們把公司總部搬離羅徹斯特,遷往更光鮮繁華的康乃迪克州斯坦福市。塑膠地墊換成了厚重地毯,金屬桌也被高級木桌取代。總部裡的大多數人都是「頭腦四四方方」的人。他們都是和外觀像箱子的全錄影印機一起長大和致富的人,而賣出更多部影印機,就是他們眼中未來發展的樣貌。

在此同時,約是一九七○年左右,該公司已經在加州帕羅奧圖市成立一個研究單位。一九七三年,該研究中心展示了「Alto」這項新發明,那其實就是第一部「個人電腦」,配有一個有「圖示」(icon)的圖形導向顯示器、螢幕畫面上有一張張相連的「頁面」,以及一個有趣的小東西叫做「滑鼠」。

在那時候,全錄領先其未來的對手至少五年,但是總部裡那些頭腦四四方方的人,卻沒能大膽冒險。如同我先前所說,那是成功的惡疾之一。另外還有兩個則是自滿和傲慢。最後終於離開帕羅奧圖研究中心、轉而受聘於蘋果和微軟的工程師都抱怨,深居在斯坦福總部、坐在鋪著厚地毯辦公室裡的高階經理人,根本就不重視他們。

到了一九九○年代晚期,全錄已經喪失它在影印機的領導地位,對外宣布嚴重虧損及大量裁員。二○○二年,證券交易委員會控告該公司會計舞弊,多位高階主管也被控證券詐欺。然而,正當我在撰寫本書之際,全錄還是與我們同在,在新管理團隊的帶領下進行自我改造。@待續…

摘自 《最珍貴的教訓——可樂教父的成敗十誡》 先覺出版社 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去偽存真 巧讀招聘廣告「弦外之音」
陌生拜訪的八個步驟(1)
可樂教父的成敗十誡(1)
可樂教父的成敗十誡(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