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83.6%涉抄襲 人民出版社社長被告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30日訊】兩間官方出版社高層為版權打起了官司。人民出版社的社長黃書元,涉嫌在其主編的《察賢辯才》一書中,大量抄襲光明日報出版社原社長李樹喜的作品,抄襲量竟接近八成四。李樹喜將人民出版社及其社長黃書元告上法庭,法院近日開審此案。
  
《新京報》報導,李樹喜稱,2007年3月,他出版《李樹喜品評歷代用人方略》一書。此後,人民出版社出版由黃書元為主編的《察賢辯才》一書,該書因是官員規定必讀的科學發展觀讀本,十分暢銷。
  
李樹喜表示,今年5月他購買了該書後經核對,發現該書未經許可,大量抄襲了原告的作品。被告圖書一共16.8萬字,其中14.4萬字均來自原告的作品,抄襲量佔83.6%。
  
李樹喜認為,黃書元侵害了署名權、作品完整權、發行權等。人民出版社未盡到審查注意義務,是共同侵權人。為此,李樹喜索賠10.8萬元。
  
涉案書籍《察賢辯才》一書的副主編賴長揚29日發表聲明,表示該書與李樹喜的作品無關。聲明稱,《察賢辯才》的素材來源於1993年出版的《國史鏡鑑‧用人篇》,與《用人方略》根本無涉。
  
賴長揚在聲明中還提出,《用人方略》70%的內容來源於《國史鏡鑑‧用人篇》,而李樹喜出版《用人方略》未與原作者打招呼,也沒有支付報酬,嚴重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權。
  
由此,大概可以勾勒出一幅這樣的「著作」生成路線:李樹喜從《國史鏡鑑》中「汲取」營養,寫出了《李樹喜品評歷代用人方略》,而黃書元大概又大段借用了《李樹喜品評歷代用人方略》,著成《察賢辯才》。至少,李樹喜和黃書元都借鑑了《國史鏡鑑》。從李樹喜方面並未對此反駁的情況來看,這樣的猜測,應該沒有大的問題。

《東方早報》發表的評論員文章稱,「文化方面的權威人士涉嫌作假,總會讓人感到突兀。不論從學識水平還是權威來說,他們都不需要用抄襲來為自己謀名了。而純粹的謀利觀點,放在這種職級的人身上,恐怕也不能是準確的原因。但他們確實抄襲了:視生命的潔淨情操於不顧。」

相關新聞
遼大副校長被指抄襲 其指導學生丟學位
鄭存柱:山東政法學院副院長主編的法律專著涉嫌抄襲
大學校長涉嫌抄襲 大陆學術造假今年6起
綠壩之戰海外延燒 美公司警同業勿配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