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要多花時間陪孩子 淡看趙忠祥炮轟其收藏

人氣 12
標籤:


王剛將節目內容整理成書


  1982年,王剛渾厚有力帶有磁性聲音的評書聯播《夜幕下的哈爾濱》,從遼寧電台傳向全國;2008年伊始,王剛在遼寧電視台用講故事的方式講述新聞,開創了新欄目《王剛講故事》。一年半的時間,這檔擺脫了枯燥,成功融入個性與主播品牌號召力的欄目,逐漸成為「中國電視著名商標」,更衍生了「尋找故事王大賽「等「副產品」。昨日王剛回到瀋陽,與記者分享了《王剛講故事》開欄一年半以來他的點滴感受。他自謙自己絕不是什麼「故事大王」,而把功勞全歸功於團隊,「還是把掌聲送給那些在一線採訪新聞素材的記者吧,他們的辛苦遠超過我。」

  欣喜:「講故事」效果超預期

  「出生」整一年半的《王剛講故事》,從一開始的默默無名到如今全國聞名,成為遼沈電視媒體在全國為數不多的同類欄目NO.1,這自然是王剛、遼台乃至所有遼沈電視觀眾的光榮與驕傲。對此王剛欣慰地表示,他所有的努力和辛苦都沒白費。他說:「全國類似電視欄目有幾十個,光北京就有五六個,競爭非常激烈;我王剛也不是專業搞新聞的,之前從未主持過新聞色彩濃厚的民生類欄目,所以一開始接這個欄目,我心裏沒底。」

  雖然屬於摸著石頭過河,但是王剛表示他在做前期籌備時,通過瞭解一個個真實的案例,逐漸發現自己與欄目是分不開了,「雖然很多故事都很離奇,我們也在刻意製造那種氛圍,但在本質上,欄目傳遞的是一種關愛和社會責任感,我逐漸發現了自己新的動力,不只是要做到『不丟份』,而是真正能為百姓提供一種聲音、一個視角,這一切都源於真實的生活。」

  自謙:故事大王是集體獎項

  由於一年半以來將《王剛講故事》經營得風生水起,王剛有了一個新的綽號:「故事大王」。對於這個頭銜,王剛表示實在不敢當,還開玩笑道:「大王?老王還差不多。」王剛表示,《王剛講故事》最應該得到讚譽的,應該是故事的蒐集者——在一線採訪新聞素材的欄目記者,「你們聽我講的一個個光怪陸離的故事,可都是我們的前沿記者跋山涉水,費盡心力才整理出來的。很多採訪對象都不願意開口,還有暴力阻撓採訪的,甚至有的採訪對像聽說是《王剛講故事》的記者,直接說:『王剛呢?他怎麼不來?』……」王剛甚至直言,有了那麼多好的素材,換誰來講都有成功的可能性,「如果『故事大王』這個稱謂算作觀眾對《王剛講故事》的一種讚美,那麼這應該是個集體獎項,不能只給我自己冠上。」

  自責:以後多抽時間陪孩子

  王剛花甲之年老來得子,讓許多他的關注者都驚訝不已。漂亮的大女兒已經結婚,如今小兒子還不到一歲,王剛對自己的育兒經自有一番解釋:「之前虧欠女兒比較多,如今我會儘可能地多照顧小兒子。」

  他對記者表示,1986到1988年,年幼的大女兒正需要父親陪伴的時候,卻趕上他工作最為忙碌的日子,「一天我出差後回家,發現女兒正在聽節目錄音——我沒時間陪她,她想我時就聽我的聲音,我當時強忍住沒落淚。」王剛表示,現在自己年紀也大了,工作不會排得那麼密集,只要有時間,他就會陪陪小兒子,爭取把對女兒的虧欠在兒子身上彌補過來。而對於給女兒的彌補,王剛笑著表示就是「強迫」她看《王剛講故事》,「女兒的大部份時間呆在國外,對國內發生的事情並不瞭解。所以她每次回來,我都給她一些《王剛講故事》的光盤,以便她更加瞭解我們的社會和國家。」兒時的錄音帶換成了如今的DVD碟,但父女之情20年可鑒。

  回應:趙忠祥是開玩笑

  除了將大部份時間撲在《王剛講故事》上,王剛透露,他今年上半年拍攝了一部新劇《鑼鼓巷》。他透露自己在劇中出演一切恩怨的「罪魁禍首」——辛文遠,身為大內藏珍閣掌門的他,因為不願眼睜睜看著國家的稀世奇珍被慈禧拱手送給洋人,因此設計偷走了金鑲玉,在妥善安置好寶物後自己引咎自殺。「辛文遠竊寶是為了護寶,護寶又是為了最終獻寶。他的一個情急之下的舉動,決定了劇中三家人橫跨50年的命運。」作為古玩鑑賞家的王剛,坦言非常喜歡辛文遠這個角色,「我很能理解他的舉動,換了是我,我也會這麼做的。」談到鑒寶話題,記者自然問起日前趙忠祥「炮轟」王剛「收藏的古玩都是破爛」這一說法,對此王剛淡然道:「我們很熟,他就是開玩笑呢,大家不用太過介意。」

來源:瀋陽晚報 選稿:王霖

相關新聞
宣傳片被拍得臉歪嘴斜 胡歌不禁公開吐槽
甄子丹動作替身張磊因心臟病猝逝 終年39歲
賴冠霖改變職業規劃 粉絲推測其未來走向
高雲翔被爆低調再婚 與圈外太太育有一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