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雲飛:感天動地二十年

冉雲飛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5日訊】紀念六四二十週年,香港維多利亞公園湧入十五萬多人,其中大多數以香港人為主,伴以少量大陸觀光客,這是對六四精神的紀念,也是對亡靈的哀悼,更是表明民主自由作為中國人之追求的堅毅不屈。從八九年後,香港維園每年都要舉行祭悼六四的燭光晚會,這個燭光晚會經過二十年持續不斷的發展,已然成為香港社會精神和公民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於互聯網的興起,使得一直對這個活動非常有興趣的大陸民眾,能夠第一時間得知晚會盛況,甚至能夠有互聯網的互動性參與,使得這種爭取民主自由的精神不被挖空心思的信息屏蔽工程所遮掩。

在香港未被中國大陸收回之前,大陸極力貶低英國統治下對香港的殖民化,幾乎說得一錢不值。待大陸回收後,一般的人便跟著大陸的傳媒說香港是文化沙漠,太過商業化。事實上,你只要睜眼觀看,你只要用自己的頭腦思考,你只要掌握更多的信息,你就不會同意官方對香港在精神上有意的妖魔化和肆意貶低。一個地方的殖民化固然是個痛苦的過程,但在文明程度不高,講究優勝劣汰法則的半文明半叢林社會時代,商業化伴以武力,似乎是難以避免的。這個歷史過程評價起來非常複雜,但單是留下的好的遺產來看,從客觀事實來評判,香港的今天依舊留有英國建構的物質文明特別是制度文明,在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英人統治留下的法治傳統和公民社會,使得香港儘管遭到大陸專制母體的侵蝕,依然有許多不屈服的一面。

以六叔為主體的、大批港人參與的「黃雀行動」營救了不少官方追捕的六四逃犯,還有因此而犧牲生命,這是何等的勇毅。不特如此,香港的媒體做了大量的採訪、回憶以及搶救資料、揭露歷史真相的工作,以便六四真相不被共產黨官方所壟斷。你看《蘋果日報》老闆黎智英如此深情地寫《孩子,你要勇敢》,讀後幾讓人淚下。你看梁文道說,「我們守護記憶,直到最後一人」,這是何等的不屈與堅持,與獨裁者比拚耐心與毅力。其他尚有李怡、練乙錚、崔少明、孔捷生等在港媒上不斷反思、揭示六四真相,批評官方的倒行逆施。其實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董橋、陶傑等人,他們對極權制度對大陸官方的批評,也是大陸尋常讀者所不瞭解的,這是因為大陸官方的有意遮蔽和扼殺。港媒當然非常商業化,但他們的新聞價值觀和新聞倫理,遠不是大陸傳媒所能夢見的。哪怕是報紙的副刊,其質量其厚重,也是許多大陸報紙望塵莫及的。

我曾經寫過一篇《香港正在淪陷》的文章,這文章主要是強調大陸官方為了控制香港社會,如何挖空心思地侵透社會各個層面,從政治、經濟、社會諸方面大舉實行香港大陸化的行徑。在這過程中,由於大陸新移民的增加,包括大陸學生在港地的增加,這些人有不少人對民主自由沒有真切的體認,同時他們與大陸母體有千絲萬縷利益關係,更害怕大陸官方對他們尚未移民的親人的迫害,所以這些民眾至少公開傾向於支持大陸政府的一些惡行。就像港大內地學生陳一諤這樣就是典型的實用主義者,這樣的人在港地一多,如果只是自然生存,那是社會多元化的結果,可怕的就是官方有意的安插。同時,由於官方的經濟緊箍咒,利益攸關,使得香港商人、官員很多為大陸官方所掌控,這對香港民主社會的發展是個極大隱憂。

蒼天有眼,讓苦難的中國,對六四大屠殺,還有一個可以說話可以憑弔的香港。但由於專制母體過於強大,香港將來的走向也不容樂觀。因此,不僅香港的媒體和知識分子有責任隨時提醒民眾,大家一直處於專制母體的威脅中,這威脅是清水煮蛙的過程,大家要十分警惕。與此同時,大陸為爭取民主自由而努力的朋友們,應該關注香港社會的諸多發展,因為他們已經不是「他們」,他們事關我們,他們已是我們的一部分,無論從民主自由的價值關涉還是從現實利益來考量,香港的社會發展對大陸,大陸社會的發展對香港,都加產生越來越多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與港人一起維護他們既有的民主自由制度,並拓展民主自由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如普選),同時使整個大陸民眾終沐民主自由之光。

感謝港人二十年來始終不忘六四大屠殺的慘痛,感謝你們歷久彌深的紀念,這不只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情,更是對民主自由理念的堅守護持。作為遭受專製毒荼的大陸人,我們對港人的最好的回饋,就是與他們一起葬送專制政權,使得他們也免受二十三條之類惡法的威脅(整個中國民主了,當然也就不存在一國兩制這樣的暫時性制度了,也許只存在像美國聯邦制度下各州的區別)。這是我們的共同理想。

2009年6月5日8:25分於成都

──轉自冉雲飛博客(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冉雲飛:示眾宣判侵犯人權
冉雲飛:目前的告密運動
冉雲飛:中國官員們的恐懼
冉雲飛:新聞自由是自由的基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