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中美貿易糾紛再起

胡少江

標籤:

【大紀元8月15日訊】本週三,世界貿易組織就中、美兩國間關於中國對美國書籍、電影和音樂製品進口的爭端作出裁決。裁定中國對上述的美國大衆文化産品的進口體制具有不公平的貿易保護性質。雖然世貿組織的裁決也同時回避了美方關於中國對産品內容進行審查的抱怨,但總體而言,裁決的結果是美國勝訴、中國敗訴。這份四百六十多頁的裁決書認定中國沒有遵守它在加入世貿組織是就對外國文化産品擴大市場准入的承諾;要求中國政府切實遵守世界貿易組織關於各成員國不得歧視進口文化産品的法規,採取實際步驟承擔起入世時就此所承諾的義務。

針對世貿組織的此項裁決,中國商務部負責人昨天給與了低調回應。他表示將研究世貿組織的報告,同時表示不排除進行上訴的可能性。事實上,中國關於保留上訴權利的說法只是一種保存面子的外交辭令而已,根據以往中國對世貿組織裁決的案例回應來看,中國政府不太可能對此採取進一步的行動。這是因爲,世貿組織關於貿易糾紛的裁決基本上是依法行事,沒有證據表明其在以往的裁決中有失公允。因此,通過上訴推翻其裁決的可能性不大。

此次世貿組織對中國進口美國文化産品的裁決意義重大。它再次向世界凸現了中國通過國有企業對自由貿易製造障礙的做法。事實上,當今的世界貿易保護主義不僅中國有,包括歐洲發達國家在內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有。但是由於各國實行貿易保護政策的手段不盡相同,其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所産生的國內、國際效果也不相同。通過授予國有企業某類産品的貿易壟斷權是一種不僅損害他國利益,也損害本國消費者和私有經營者的利益的最爲愚蠢的做法。

在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的實踐中,國有企業的壟斷就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那些被國有企業所壟斷的行業,國家能夠通過政府對國有企業的直接行政性干預來直接表達其的意志,而不需要通過法律、政府規定等國際通行的做法,因此更具有隱蔽性。中國的文化産品貿易市場是國有企業壟斷的,國有文化貿易企業的貿易行爲常常並不根據市場的需求來決定。在這類的貿易保護主義實踐中,受到損失的除了文化産品的消費者和國外文化産品的生産者,中國的私有企業也是受害者。當然,在文化産品進口的問題上,除了商業利益之外,還有中國政府對意識形態實行控制的因素起作用。

此次裁決還表現了當前美貿易關係的複雜性。入主白宮半年多以來,奧巴馬總統的對華經濟政策還沒有完全展現全貌,中美雙方都還只是停留在公衆場合的象徵性表態,與此同時小心翼翼地探測對方的水深。美國就文化産品貿易對中國的起訴早在布什總統任內就已經啓動,因此中國還無法根據世貿組織的此項裁決瞭解奧巴馬總統的真正的態度。但是,奧巴馬政府必須在下個月就對於中國向美國傾銷輪胎製品徵收百分之五十五的關稅正式表態。這是對向美國選民許諾「公平」貿易的奧巴馬的一次真正的考驗。而此次世貿組織的裁決,在奧巴馬的猶豫不決中可能會使局勢朝著進一步對中國不利的方向發展。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胡少江:中國經濟的「六四速度和結構」
胡少江:陽傘遮擋不住的「公開無恥」
胡少江:「後六四」中國社會的兩個支架 (2)
胡少江:「後六四」中國社會的兩個支架 (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