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勵直言 懲小人(二則)

陸文
font print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明成祖鼓勵直言

明代永樂年間,新官高文雅,在朝廷陳述時政時,首先提及建文帝的事,其次談及救荒恤民的問題,言辭非常直率,什麼都不忌諱。都御史陳瑛,聽了覺得很刺耳,請求批准治他的罪。

明成祖朱棣說:「高文雅過去沒有混跡宦途,剛做官,沒有做官的經驗,講話不知道忌諱,可以寬恕他。他所說的話中,有可以採納的地方,應該採納。不能因為話講的直率難聽而廢棄。」

後來,明成祖又召見尚書鄭賜,告訴他說:「不因直言而治罪,就會忠言進,諛言退。自古以來拒諫的事情,明主是不做的。你應當體會我的心意,今後有談論政事的,只看其陳言可用與否。人的見解有所不同,如果有違逆之處,不可加罪。陳瑛為人刻薄,不能幫助我實行善政,你們要警戒他。高文雅可由吏部衡量其才能後,授任官職,以資鼓勵。」

明宣宗親查讒言,治罪小人

明宣德年間,宦官裴可力,是個貪贓枉法之徒,他督事到浙江,有一個姓湯的千戶,以賄賂與他結交,並依仗其勢力,魚肉百姓。

按察使林碩,剛到浙江,依法整治,剛正無私。湯千戶懼怕受到揭露和打擊,便向裴可力進讒言,裴可力立即上奏,誣陷林碩,講他:「誹謗和阻礙詔書的執行。」於是林碩被抓到京城。

林碩申訴說:「我過去做御史官,巡視浙江時,許多小人,沒有得到好處。今天我升任按察使,到浙江不久,過去沒有得到我的好處的小人,便設計造謠,試圖先下手為強,除去我,而使他們自己方便。」明宣宗朱瞻基說:「我本來就不信他們的話,所以當面向你問清。今天我既然搞明白了真相,你立即趕回去赴任。只要遇到百姓疾苦的事,你都全部奏報上來。我以誠心對待你,你不要有其它顧慮。」又對侍臣說:「小人製造謠言,讒害君子。等他(指裴可力)回來後,一定治罪,決不能饒恕。」

(以上二事均據《典故紀聞》)

轉載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國語》這本書中所記載的史實,包羅萬象,涉及的範圍也很廣,幾乎涵蓋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各個領域。這些富於哲理的言論與思想,不僅在當時是為政者的箴規,而且在現代,仍有它不可磨滅的實質意義。下面這一則史實,記載了周朝大夫主張在上位者,不可與民爭利,要讓利於民,更不能擅專天下之利。極力反對壟斷財富、獨佔利源的經濟觀點。
  • 漢朝人卓茂,為人寬厚,講究仁義,與鄉里的人都十分要好。
  • 宋代,在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單身青年,以賣餅為生,休閒時以吹笛子為樂事。只要賺得了能夠吃飽肚子的錢,這個青年就回家休閒,拿出笛子來吹。笛聲嘹亮,婉轉悅耳,左鄰右舍都喜愛聽。真是快活了自己,娛樂了鄰居。就這樣,過了好幾年,不少人都尊敬他、羨慕他起來。
  • 平淡無奇的神座,卻隱藏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 修行,不是口上說的,行到才是功夫。
  • 魏國有個隱士名叫侯嬴,已經七十歲了,家境貧寒,是大梁城東門的守門人。魏公子吳忌知道了,前去問候,要送給他一份厚禮。但是侯嬴不肯接受,說:「我幾十年來修養品德,堅持操守,終究不能因我守城門貧困的緣故,而接受公子的厚禮。」公子於是就大擺酒席,宴飲賓客。
  • 南宋末年,民族英雄岳飛大敗金兀術,正欲直搗黃龍府,卻被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 ,岳飛留下千古絕唱《滿江紅》抱憾而歸。

  • 鄭玄(1)欲注《春秋傳》(2),尚未成;時行,與服子慎(3)遇宿客舍,先未相識。服在外車上,與人說己注傳意;玄聽之良久,多與己同。玄就車與語曰:「吾久欲注,尚未了(4);聽君向言(5),多與吾同。今當盡以所注與君。」遂為服氏注(6)。(《世說新語》·文學第四)
  • 夏天時,魯宣公在泗水深處下網捕魚,魯國大夫裡革把漁網撕破扔了,說:「古時,大寒之後立春之時,土中蟄伏之蟲萌動了,負責管理川澤的官員,才開始講習並指導民眾如何利用漁網、竹簍捕大魚、撈大蛤,拿到寢廟中祭祀祖宗,然後行之於國中,以幫助宣發地下的旺盛陽氣。
  • 我遠房堂兄紀旭升說,村南過去有個狐女,媚過許多少年。所謂二姑娘,就是這個狐女。族人紀某,想活捉她,但沒說出口,只是心有此念而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