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外交摩擦升級 澳總理:有權決定簽證

人氣 2

【大紀元8月23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針對因給予流亡的維吾爾領袖熱比婭簽證而遭到中共報復,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8月21日表示:「澳大利亞有權決定讓什麼人入境。」陸克文這次的言論被外界解讀是20日他所稱的「澳中關係總是充滿挑戰」的後續解釋。

中國和澳大利亞最近在熱比婭簽證、墨爾本電影節、力拓案上摩擦不斷,甚至有媒體稱澳中關係已經降到歷史最低谷。中共媒體在一系列的問題上公開指責澳洲,兩週前中國外交部副外長為此取消與澳洲外長的會晤。

陸克文在8月20日週四利用與新西蘭總理凱伊召開聯合記者會之機就中國和澳大利亞關係做出表態。他說:「中澳關係總是充滿挑戰,一直如此而且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會如此。」他說,兩國將繼續面臨外交上的挑戰,同時提醒中國在澳大利亞的重要利益。

澳大利亞駐中國大使芮捷銳(Geoff Raby)星期三也被召回堪培拉參加「緊急會議」。外界流傳澳洲駐北京大使被召回坎培拉,是就惡化中的兩國關係展開危機會談。

陸克文捍衛澳政府決定

針對他的政府給熱比婭發放簽證一事,陸克文在21日引用了前總理霍華德曾說過的「我們決定誰可以踏足澳大利亞」這句選舉語言。他說:「我所領導的政府,是一個澳大利亞可以覺得給誰或者不給誰發簽證的政府。」

陸克文在20日週四還說:「(我們)要冷靜並有分寸地處理中澳之間由於力拓胡士泰事件和熱比婭來訪事件造成的緊張關係。」「我們處理這一關係時,要考慮到我們在中國的利益,同時考慮到中國在澳大利亞的利益。 」

雖然陸克文表示澳中關係「充滿挑戰」,但卻否認兩國關係出現問題。而日前,澳中在關係低迷之際,依然簽署了長達20年的巨額液化天然氣貿易合同,而中共卻故意低調處理,全國媒體對此事隻字不提。

澳駐中大使被急招回國

8月19日澳洲媒體報導,澳洲駐華大使芮捷銳(Geoff Raby)匆匆回到坎培拉,是為了參加關於恢復與中國關係的緊急會議,不過澳外長史密斯(Stephen Smith)駁斥了這種猜測,稱大使回國只是例行公事。

但是外界流傳澳洲駐北京大使被召回坎培拉,是就惡化中的兩國關係展開危機會談。而陸克文也在公共場合故意避開這個話題。

中共副外長因熱比婭取消訪澳

澳大利亞外交部星期二證實,中共副外長何亞非因熱比婭訪澳取消原定訪問澳大利亞的計劃。

澳大利亞外交部發表聲明稱,中共官員通過「外交渠道」通知澳大利亞政府,由於澳大利亞政府給流亡維吾爾人領袖熱比婭發了簽證,何亞非無法按計劃出席在8月初於澳大利亞北部城市凱恩斯召開的太平洋島國論壇峰會。

最終,「中國-太平洋島國論壇」對話會特使王永秋成為出席峰會的中國代表團負責人,這打破了中國以往出席該論壇峰會的慣例,以往都是派外交部副部長或部長助理與會。

熱比婭在8月份訪問澳洲,參加墨爾本電影節期間,還參加了在中領館前的抗議,並對最近的新疆抗暴事件召開了記者招待會。

《澳大利亞人》報稱,中共不派副外長參加島國論壇峰會,是在向澳大利亞表達「不高興」,是中共故意對澳大利亞「表示蔑視」。報導還說,在力拓與中鋁的股權合作失敗後,中共就「已經很不高興」,力拓間諜案加深了隔閡,澳方給予熱比婭簽證一事則使中共更加惱怒。

墨爾本電影節事件

中澳雙方對於熱比婭的爭議起源於墨爾本電影節。今年的墨爾本電影節,中共要求澳洲墨爾本影展撤除熱比婭的記錄片《愛的10種條件》(10 Conditions of Love)遭拒,於是中共將此影展上升到了政治層面。《河上的愛情》、《完美生活》、《上訪》等三部中國影片主動退出影展,以示抗議。

隨後澳洲電影節網站據傳遭中國黑客攻擊。據澳大利亞《時代報》說,黑客攻擊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網站,以中國國旗和攻擊熱比婭的口號取代了原有的內容。

當熱比婭於8月8現身澳大利亞墨爾本國際電影節時,場外部份華人與維吾爾運動人士還爆發激烈爭吵。

中共外交部官員曾經於7月31日召見澳州駐中國大使,就澳方允許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主席熱比婭訪澳,表示強烈不滿。不過澳洲外交部長史密斯表明熱比婭已獲簽證,並強調熱比婭並非「恐怖份子」,沒有理由不讓她入境。

力拓事件

中共商務部在今年全權將年度鐵礦石談判事宜放手給中鋼協處理。1月9日,中鋼協對澳大利亞力拓等公司對鐵礦石提出了降價40%以上的降幅要求。6月中鋁收購力拓失敗,力拓等國際鐵礦石三巨頭不接受中鋼協要求,最終談判破裂。

7月8日,力拓公司發表聲明稱,該公司上海四名員工7月5日被公安部門帶走,但不清楚其被拘留的原因,其中一人為力拓上海首席代表、中國鐵礦石業務總經理胡士泰。7月9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稱,力拓上海辦事處4名員工均因涉嫌竊取中國國家機密而被拘捕。

7月15日,澳總理陸克文就中國以竊取國家機密為名逮捕力拓集團駐上海僱員一事向北京喊話,警告北京要考慮到雙方的經濟往來。他也表示已經跟中國方面接觸,告知北京他本人對身為澳大利亞公民的胡士泰被捕的關切。7月23日,澳外長史密斯表示,他與中國外長進行了會晤,再次敦促中方儘快解決力拓事件。

8月中旬,中共將對力拓員工的起訴罪名改為涉嫌侵犯商業秘密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與此同時中共的媒體還指責陸克文對中澳關係作出挑戰,包括「讓力拓案無限上綱到政治高度」。

關係低迷時的巨額交易

儘管中國和澳大利亞的關係近來處於低谷,兩國仍然在8月18日簽署了一項巨額天然氣貿易協議。

根據星期二在北京簽署的協議,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將在未來20年從澳大利亞西海岸的戈崗油氣田購買500億澳元的液化天然氣。

具體協議是由在戈崗項目中擁有股權的美國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和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簽署的,這項交易被形容為中澳之間最大的一筆交易。

在北京出席協議簽字儀式的澳大利亞資源與能源部長佛格森說,這項協議(中國)還需要購買330億澳元的澳大利亞商品。

澳外交部長駁斥反對黨言論

澳外交部長史密斯也在近日反擊了反對黨領袖畢肖普把給熱比婭簽證的決定形容為「砸鍋」的指責,並反過來譴責反對黨背叛了兩黨一貫的對華政策的共識。他指責反對黨說:「你們不是不相信傳統的言論自由的價值觀,就是企圖在一個重要的關係上撈取怯懦的政治利益。」

分析家說,這是一個商業糾紛變成為一個外交爭端。中國人認為這是一個民族自尊問題,應該採取強硬立場。有一些偏激的博客在網上甚至說,中國應暫時中止與澳洲的貿易關係。但是,中共的決策者最後還得面對務實的問題,他們不會犧牲百萬美元,但卻要表示一下,這個表示實際是要挽回面子。

分析家還說,從高庚巨額天然氣合同的簽訂來看,澳中的商業關係相對穩定。影響雙方關係的基本要素是中國和西方民主國家對人權問題的不同態度。這是導致危機的真正原因。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市場營銷系列:政府敗家賠了錢應該怪罪誰
對比新聞:誰把熱比婭造就成國際名人?
烏魯木齊擬拆熱比婭三幢物業
報復維族人權外交 熱比婭三物業傳將被拆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