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中國文字的創造者--倉頡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153
【字號】    
   標籤: tags:

在文字還沒有發明以前,人們只能用繩子來記錄事情,大事結大繩結,小事結小結;但生活愈來愈複雜,事情愈來愈多,結繩已經不能應付。於是,黃帝命令史官倉頡造字。倉頡觀察日月山川的形象和蟲魚鳥獸留下的遺跡爪印,發明了全世界最古老、最有智慧的方塊文字。

傳說倉頡成功時,白日天上降下粟雨,夜晚則聽到鬼哭號。天降粟雨,是慶賀人們有了文字可以記載事情,傳承文化;鬼哭號則是因為有了文字,民智日開,它們再也不能愚弄人類了。

──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華夏文化是神傳文化,中國漢字是神傳給人的,是交流思想、傳播信息、傳播中華文化的特殊工具,對亞洲一些國家的文字與文化都產生過巨大的影響。關於我國文字的起源,《易經‧繫辭》與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有較為系統的論述:“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通神明之德。黃帝之史官倉頡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 瀟瀟淅淅,刻落木猿啼,湘雨娥泣。倉頡徒勞造字,諒也無益。蹉跎頓澀刀痕裡,看青燈,乍明還熄。笑歌山
  • 是因為中共當局很在乎很關心文物嗎?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估計超過1700萬件,比這兩件銅獸首更高貴的文物比比皆是,而且幾乎每天都在世界各地轉手,但從未見中共出手阻止。既使在1985年、2000年和2007年銅獸首拍賣時,也未見中共方面如此大驚小怪。中共建政後對文物的破壞超過八國聯軍、英法聯軍千萬倍,其中包括對45項大型文物的破壞,如炎帝陵、倉頡墓、舜帝陵等。為建三峽水庫,大量古蹟、文物遭淹埋。文革中毀損的文物和歷年盜賣出國的文物更是不計其數。
  • 稻米在商朝已成為中國人的主要糧食。相傳倉頡造字,就有米糧文字。禾為稻之苗,米為稻之實,禾、米都是漢字部首。目前中國也是世上最大的稻米生產國,佔全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三十。
  • 黃帝的正妃嫘祖,她也仿照黃帝製作龍圖騰的作法,把餘下的各部落的圖騰,精心挑選,組成了一對非常漂亮的大鳥。後來,造字的倉頡把這對漂亮華麗的大鳥,雄的取名為鳳,雌的取名為凰,合起來就叫鳳凰。這就是中國鳳凰的由來。
  • 從「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這段記述,文明之初顯然經過一段人神共處的時間,「民神雜糅」透漏那個時代很多人保有先天神性,像黃帝、蚩尤、倉頡都是具有神性的人物.............
  • 明朝正德初年,有一位王姓商人,是安徽人,已經年過三十還沒有子嗣。他的姑父擅長相面術。有一天見到王某,其姑父面露憂愁之色,對他說:「你到十月應該有大難,不能夠逃脫,怎麼辦呢?」
  • 岸上有一棟高樓,半夜裡,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燒,樓中人張惶呼叫,亂成一片。林孝廉忽見一個少婦,只穿內衣短褲,從樓上墜入船中。林孝廉見少婦衣不蔽體,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長袍拿過去,給她蓋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進船艙休息。自己則挑燈站在船艙外面,守護著她。
  • 雷州半島南渡河畔小鎮窯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國家各項運動對個人命運深刻影響下,展現堅強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狀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過河時吟誦的詩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狀元的資格便被褫奪了……
  • 根據《玉壺野史》卷一記載,曹彬滿周歲時,曹家舉行了慶生宴會。曹彬父母把上百的玩具和器物全都擺在宴席上。眾人也都好奇,小曹彬能抓到什麼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