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輪胎風波 貿易戰再起 中共恐慌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9月17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美國日前公佈的「輪胎懲罰關稅」,引發中國政府一連串激烈反應:啟動反傾銷程序;投訴世貿組織等,官方媒體、網絡更是一片討伐聲。9月15日下午,中國工信部、商務部等部門召集主要出口輪胎企業代表商討有關對策,一些輪胎出口企業請求提高輪胎出口退稅,並提出「集體提價」。商務部更表示做好持久戰準備.

中共的過度反應引世界關注,有分析家稱,中美輪胎風波或許引發全球貿易保護,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最為擔心,而外貿出口連月來大幅萎縮,此時「輪胎懲罰關稅」無異是「雪上加霜」,依賴「世界工廠」拉動GDP的中共政權該如何維持?

輪胎稅 「世界工廠」恐慌

此前,美國政府11日宣佈,從9月26日起,美國將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3年的懲罰性關稅。稅率第一年為35%,第二年為30%,第三年為25%。而此前徵收的關稅不到4%。

美國這一舉動為中國輪胎出口企業罩上一片愁雲慘霧。輸美產品份額占50%以上的華南輪胎公司在第一時間宣佈將出口美國產品價格提高35%,提價後每月銷量會下降一半左右,估計達到15萬條。而其他企業,暫未作出調價舉動。

9月15日下午,中國工信部、商務部等政府部門召開緊急會議,與主要出口輪胎企業代表商討對策,不少輪胎出口企業請求提高輪胎出口退稅,以解決輪胎企業燃眉之急。

華南輪胎,公司總經理周勇志表示,「我這幾天都沒歇過,到處商量對策!」他認為,中國輸往美國的輪胎將大幅減少,企業希望輪胎出口退稅能提高。

但有多家輪胎企業表達不會放棄美國市場的態度,伴隨而來的將是提價,他們說:「是集體提價,如果不提價,出口美國輪胎企業將集體虧損。」

15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商務部將就特保案展開堅決交涉,同時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也將在本月24日至25日在美國匹茲堡舉行的G20峰會上呼籲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姚說:「這是一場最辛苦的戰役。」

中國的出口在持續下降,9月11日,中國海關總署公佈,8月出口同比下降23.4%,進口同比下降17%,貿易順差為157億美元。特別對美國和歐盟出口下降分別為21.8%和26.6%。

今年1至8月,對外貿易累計進出口總值比08年同期(下同)下降22.4%。其中出口下降22.2%;進口下降22.7%。累計貿易順差減少19%。因此,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對於任何「貿易保護」措施都尤為敏感。

中共反應異常 謹防貿易戰

中國的激烈反應讓世界吃驚。在美國公佈輪胎稅後幾小時,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明就以罕見嚴厲的口吻譴責美國,稱開了「惡劣先例」。13日,中國宣佈對原產於美國的部份進口汽車產品和肉雞產品,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審查程序;14日,中國向世界貿易組織投訴輪胎關稅。官方媒體、網絡更是一片對美討伐聲,要採取報復措施。

不過,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不贊成中國採取貿易保護策略。他認為中國是貿易順差國,一旦挑起貿易大戰對中國更不利,對貿易報復措施要慎行。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強調,中方實際僅用不到24小時,就迅速作出報復行動,中美貿易戰「實際已打響」。 洛杉磯時報說:「美國在華企業應準備面對來自中國的強烈報復性反應。」

路透社稱,以往的貿易糾紛,中國多停留在口頭抗議,而此次中國在外交辭令加上實際制裁上反應相當高調且強硬。報導分析,正力促外貿復甦的中國或許旨在敲山震虎,謹防其他國家倣傚美國。

「輪胎稅」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美國第一次運用「特保條款」對中國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而根據WTO規則,相關國家可以直接援引美國的制裁方案對中國輪胎實施制裁。「特保」是「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簡稱,實施期限為2001年12月11日至2013年12月11日。

華爾街日報評論說,「就中美雙方目前的舉措本身來說,還談不上強烈的貿易保護主義。中國政府現在可能是希望發出一個信號,以阻止奧巴馬今後採取進一步保護主義措施。假如不把這種趨勢消滅在萌芽之中,將會很快遇到來自美國更多的保護主義措施。」

奧巴馬:否認貿易保護

而美國也一再辯解。14日,奧巴馬在華爾街發表講話,否認對中國的懲罰性關稅是貿易保護。他說,如果美國不嚴格執行現有貿易協議條款的話,貿易活動就無法正常展開。

白宮也表示,奧巴馬是根據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時美中簽訂的協議採取行動,即華盛頓有權減緩從中國進口產品的數量增長。

此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報告,從2004到2008年,美國的中國進口輪胎成長3倍以上,而且中國輪胎在美國的市占率從4.7%增加到16.7%。同時,4家美國工廠在2006年和2007年關廠,今年又有3家關廠。

在以強硬著稱的布什在執政的8年裡,美國產業界提出6起針對中國的特保案,其中4起被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判定成立,但均被布什否決。而在奧巴馬時代,中國貿易摩擦似乎升級,這出乎中共對「一臉和善」的奧巴馬的預期。

貿易戰 加深北京政治經濟危機

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對美國輪胎懲罰性關稅做出如此不尋常的激烈反應顯示,在全球性需求疲軟的形勢下,保持出口對於北京是如此的重要。

而近20年來,中國這一「世界工廠」和美國消費大軍之間的彼此依存是世界經濟的一個重大基本事實。但去年爆發的金融危機迫使花錢大方的美國人不得不看緊錢包,中國出口貿易「碰壁」在所難免。

去年以來,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就在下落,三大支出產業:紡織品、制鞋以及玩具廠家,在中國兩個經濟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紛紛倒閉。隨著全球經濟放緩、美國進口衰退、勞動成本提高和原材料價格飆漲等多重打擊下,這座「世界工廠」的前景日趨黯淡。

有分析家稱,實際上,「世界工廠」是中共維持政權的支柱,拉動GDP的外貿持續大幅萎縮,平均減少20%多,此時又爆發中美「輪胎」風波,無異是雪上加霜,或許還引發全球「貿易保護主義」,「世界工廠」該如何保存?中共政權又如何生存?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輪胎課關稅﹖奧巴馬面臨貿易考驗
美工會要求奧巴馬對中國輪胎征懲罰關稅
美國決定對中國鋼管產品課徵關稅
中國輪胎傾銷案 美課徵35%懲罰關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