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癌症并非没有一线生机。湾区中医师蒋雁平接触过许多被西医看来无可救药的患者,他们被西医说“活不到半年或1年的患者”,但经过用中医的方法调理后,现在5年、10年过去了,他们还工作、生活得很好。
肺癌高发因素主要是人类自身行为造成的。只要在生活和饮食习惯上做调整,远离致癌因素,就能降低发病率。
调查显示,巴黎空气污染严重,最糟的时候,害处与吸入二手烟不相上下,巴黎市政府预计明年初提交改善方案,措施包括限制柴油和高污染车辆。
一位62岁面色黧黑、气喘如牛的父亲,由女儿带着从南部北上来看诊,在候诊室他就问女儿说:“你是要带我给那位医生看吗?”女儿点点头还没回答,老爸就骂上了:“那个小孩会看病吗?害我颠簸,坐了那么久的车子,累得要死,命都快没了!”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吼骂,杀气腾腾!一大早就来踢馆,横扫一群候诊室病人的眼光。
台湾每年约有7,500人死于肺癌,成功大学药理所特聘教授王忆卿团队历经4年研究发现,蛋白质Rab37(囊泡运输的关键调节因子)扮演肺癌转移的重要角色。实际分析165名肺癌病人,发现当肺癌病人细胞内的“蛋白质Rab37”表现量低,病人存活率较差。该研究论文也刊登于2014(民国103)年9月的国际顶尖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
每年台湾都新增上万名肺癌患者,其中女性肺癌患者有九成不吸烟。国卫院研究女性不吸烟肺癌患者的危险因子,发现有结核病史、有肺癌家族史罹患肺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的2倍以上。至于使用抽油烟机、使用荷尔蒙替代疗法者,肺癌风险会降低。
法新社报导,研究人员今天表示,公共场所及工作环境禁烟,使早产和孩童因气喘接受紧急治疗的比例下降逾10%。
(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在台湾癌症死亡率中,肺癌高居第一。台湾大学经过6年的努力,成功建立癌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式,有助于抗癌药物研发和提高病患存活率。
(大纪元记者邹莉台湾新竹报导)以往胸腔外科手术是令病患担心害怕的大手术,不少病患甚至因此而错失治疗的黄金时机。台大医院新竹分院胸腔肿瘤团队发挥团队精神,于近日完成第一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圆满成功,伤口小、术后疼痛减少,让病患复原更快。
胸部有肿块,以为得了肺癌,去检查才发现,竟然是霉菌入侵。这名妇人自认家里很干净,也没吃发霉食物,怎么会有霉菌呢?后来才发现原来家里太潮湿,床垫发霉了。
台湾医学又有重大突破,国内药厂研发出对抗肺癌的新型标靶药物,可以让第四期肺癌患者,存活期从原本的半年延长到4年左右,台北有位王老太太,3年多前确诊为晚期肺腺癌,服用这种标靶药物到现在,不但肿瘤缩小了30%,而且身体也没有遭受副作用所带来的痛苦。
(大纪元记者林秀莲台湾云林报导)不抽烟也可能罹肺癌,一名六十一岁无抽烟习惯的女性,长达三个月的时间常觉得头痛,即使吃了止痛药后情况仍未改善,甚至出现走路不稳、手脚无力的症状。至神经科求医,经脑部核磁共振检查后发现,有脑部水肿合并脑膜不正常显影,之后再进一步接受脊髓液检查,发现脊髓液中有不正常的恶性细胞,疑似是腺癌。
低剂量电脑断层扫描筛检早期肺癌的能力,越来越受到肯定,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今天说,搭配胸部X光检查更能发挥功效。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小组首次建议可能罹患肺癌的高危险群进行筛检,如果这些罹癌高危险群能进行早期的筛检工作,每年可减少2万名肺癌致死的病例。
卫生福利部最近公布民国98~101年间,台湾男、女十大癌症死亡原因中,“肺癌”均跃居榜首,平均每五个死亡人数之中,就有一人死于肺癌。在台湾,约有三分之二的肺癌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人。以桃园县为例,全县203万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占8.58%就有17万4千多人。
B>肺腺癌可说是目前最常见的肺部癌症,大多数病例有吸烟,但也会发生在没吸烟的人身上,特别是女性。
肺癌可能跟基因有关吗?美国研究,有一种叫做ALK的致癌基因,如果突变,恐怕就是让肺癌恶化的关键,不过现在有药物可以控制这个基因恶化,能够让晚期的肺癌患者达到治疗的效果!
(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湾台北报导)卫生署最新资料显示,肺癌位居台湾人癌症死亡原因首位,每年夺走约8千人的生命。研究发现,致癌基因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是促使癌症发生进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癌变关键;卫生署近期核准可抑制ALK基因的标靶药,对于无法开刀的肺癌患者来说,有更多人可透过有效的标靶药获得生机。
(大纪元记者简惠敏台湾屏东报导)不抽烟不等于远离肺癌威胁。屏东一中年妇人对空调过敏,总是需要戴上口罩才能减轻呼吸不舒适的症状,日前因急性气喘就诊,意外发现肺部有一阴影,经电脑断层筛检与外科切除后证实罹患肺腺癌第二期。妇人手术后复原良好,目前只需定期回诊检查。
不吸烟为什么还会得肺癌? 很可能是基因惹的祸! 肺癌是台湾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一名,但是其实很多罹患肺癌的患者,没有吸烟的习惯,国卫院最新研究有重大的突破,发现有三个所谓的肺癌易感基因,罹患肺癌的风险增加1.32倍,找到了可能造成肺癌的原因,有家族病史和肺结核的人要特别小心!
(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台湾女性大多数都不吸烟,但肺癌却长占台湾女性10大死因中的第一名,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台湾与美、日等跨国团队合作,宣布发现亚洲不吸烟女性3个肺癌易感基因。国卫院群体健康科学所长熊昭今(27)日表示,肺癌易感基因的发现,对于肺癌高危险群风险预测、早期筛检防治及药物治疗帮助很大。
台湾女性大多数都不吸烟,但肺癌却长占台湾女性十大死因中的第 1名,如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当务之急,国卫院从基因找关联,证实遗传特性确实会提高肺癌风险。
丹麦研究人员发现,肺癌病人可能会有情绪上下波动、忧郁或嗜睡等症状,或者突然感觉烦躁不安,具攻击性和容易生气等精神病症状。若您或家人有这些征兆,应提早留意是否遭受肺癌侵扰。
(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湾台北报导)抽烟人口下降,不过肺癌患者人数却越来越多,台湾癌症基金会执行长赖基铭分析,这与环境中的致癌烟尘有关。他建议老烟枪应立即戒烟,不抽烟民众应该防范二手烟及其他如汽车燃烧气体、厨房油烟等烟尘的危害,除了杜绝烟害外,以断层扫描定期筛检是治疗肺癌的关键。
(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湾台北报导)11月14日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据医界统计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共病多,近年死亡案例中,超过5成是死于癌症。此外,COPD患者,仍有4成还在吸烟,等于加速病况恶化,尤其延误治疗,恐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甚至罹患肺癌机会。
艺人陶大伟因肺癌过逝,署立彰化医院医师陈关永说,接受低剂量肺部电脑断层检查,可以找到X光检查难侦测到的肺肿瘤。
(据中广新闻吴霈蓁报导)癌症治疗有新希望,不需要靠外来药物消灭癌细胞,人类本身就具备有抗癌能力!国卫院研究团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找到人类细胞内,可以自行抗癌的“护卫因子”,能有效抑制肿瘤成长和转移。而这个重大的发现立刻被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刊”刊登在八月号的期刊中。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宣布,柴油废气较二手烟更容易致癌。
(大纪元记者邓振梁编译报导)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宣布,柴油废气较二手烟更容易致癌。
在世界无烟日前夕,台北马偕医院家医科医师詹欣隆今天提出“包年数”概念,每天抽烟包数与烟龄年数相乘。研究发现超过20包年数吸烟者,有3到5成会罹患慢性阻塞肺病(COPD)。
共有约 257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