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敲响生态警钟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3月29日讯】26日下午2点,甘肃省张掖、武威、白银等市县出现大风扬沙天气,金昌、武威、永昌、古浪等地也先后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均在500米左右。其中,武威和永昌的风速更高达25米∕秒。为此,当地气象部门发出沙尘暴预报,预报称,27日下午2点至晚上8点,甘肃还将出现大范围沙尘暴、大风天气……

沙尘暴频频肆虐北方

对于甘肃当地居民来说,今年以来,强度不一的沙尘暴天气已在河西金塔、民勤等局部地区先后出现大约8次,因此,他们对沙尘暴并不陌生。其实,就整个中国北方地区的居民来说,由于今年春天,沙尘暴来的格外频繁,也越发地感觉强烈到对这一天气现象带来的出行、生活等的种种不便。

据新华社报道,3月21日下午,今年第5次沙尘暴突袭京城,突如其来的狂风夹带着滚滚黄沙在数小时内把整个北京城全部笼罩。5、6级的大风呼啸着穿过北京林立相间的高楼大厦,肆虐的狂风一阵紧接着一阵,沙尘漫卷大街小巷,路边刚刚绽放的樱花树在风中被压低了腰,下班的人们或乘地铁、或打车,路上的行人顿减。风中的行人或用纱巾,或用衣服蒙着头、捂着嘴在风中吃力地行走……

同一天,同样的沙尘暴杀向津门,在24小时内,该市出现火警79起,为今年以来单日火警的最高纪录。其间消防官兵出动灭火警力千余人次、出动消防车辆近200辆次。除了消防部门工作压力倍增外,许多被大风刮断的电线也让电力抢修队着实忙碌了一番。与有关部门的热热闹闹比起来,老百姓大多躲在家中。当地媒体描述道:马路上到处都是冷冷清清的,店铺里鲜有顾客。就连平常最火的和平路、滨江道,此时也是空旷寂寞、行人寥寥,沙尘暴只好和孤独的青石板路”较劲儿”。

沙尘暴引发生态危机

如果说,沙尘暴只是带给城市居民漫天沙尘,污染空气,影响出行,危及健康,那就大大低估了沙尘暴的”分量”。专家告诉我们,由于超载过牧等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使北方部分地区土地沙漠化日益加剧,而作为沙漠化主要标志和突发事件的沙尘暴的强度也随之不断加大。沙尘暴与沙漠化,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恶性循环。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据兰州晨报报道,曾有”世界风库”之称的安西县,从唐代至今的1200多年间,在其境内就有37座城池被风沙埋没,而随着沙尘暴的频繁肆虐,这座在1000多年中因风沙侵袭而搬迁40次的县城,又面临着新的威胁。90年代中期,随着石岗墩等风口植被的枯死,沙尘又一次次侵袭安西县城。但凡有风,沙尘便弥漫整个县城,屋内飘溢的灰尘呛人肺腑,许多人不得不在家中戴上口罩,并在门口洒上清水以图沾住沙尘,整个县城店铺关门,学校放假,所有的生产难以继续进行,县城之内只有风沙的呼啸声。如不加快整治力度,谁敢保证安西县城不再搬迁!

另据报道,距北京和天津最近的浑善达克沙地,每年以1.8公里的速度向南推进,逼近京津。大面积的沙漠已侵入到燕山腹地河北丰宁县的潮白河上游,其中面积达300余亩的一处沙丘离北京怀柔县界仅18公里,直接威胁密云水库。伴随着沙漠的惊人扩展速度,近来来,沙尘暴更加频繁、猛烈地袭击京津地区。2000年,该地区经历过14次比较大的沙尘暴,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已有5次规模较大的沙尘暴肆虐该地区。不加快治理的步伐,谁能保证有一天沙漠不兵临城下?

向沙尘暴宣战

沙尘暴问题已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朱噷基总理多次到河北、内蒙古考察防沙治沙工作,并指示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沙尘暴的问题研究清楚。一个由国家环保总局和中科院专家联合组成的科考队已开始对沙尘暴源区进行首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

科考队由我国研究沙漠、生态、植物以及气候等多个领域的专家组成,沿着沙尘暴发生的路线,兵分两路,深入沙尘暴源区。春季是我国北方沙尘暴多发区,在这个时候组织大规模的科考活动,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此次考察,专家们将采用现场考察与卫星遥感相结合的方式,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全面的汇总分析,以期最终找出沙尘暴的成因、危害、输沙路线及方式,为科学治理沙尘暴提供权威的科学依据。

治理沙尘暴不仅要遵循科学规律,同时也要有法治保障。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天津地质研究院的刘如琦教授就提出了《防治沙尘暴法制要先行》的议案。他认为对沙尘暴的治理是西部开发中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独有偶,来自浙江的政协委员陈新增提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应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的提案。他说:”北京前两天的沙尘暴,充分说明保护生态环境迫在眉睫。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制约西部发展,而且也影响全国尤其是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就目前而言,降低沙尘暴发生频率,减少沙尘暴危害的当务之急就是植树、种草、增加植被,加大”三北”防护林建设和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据光明日报报道,我国即将投资2000多亿元,在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西北北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干旱风沙区,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及华东、华中和华南的宜林地区,按照分类指导、分区突破的战略,掀起前所未有的造林绿化高潮。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持不懈地造林绿化,就一定能有效地减少沙尘暴。

新闻资料:沙尘暴

沙尘暴是由于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而造成的。其特点是能见度明显下降,出现时天空混浊,一片黄色。大多在冷空气过境或雷雨、飑线影响时出现,北方地区春季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风很大,能见度小于1公里。

摘自东方网


    相关文章
    

  • 大陆环境专家确定北方四大沙尘源区 (3/29/2001)    
  • 最强沙尘源区: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 (3/29/2001)    
  • 杜钢建:政府角色错位何时了? (3/28/2001)    
  • 新疆塔里木河沿岸胡杨土有可能成为新尘源 (3/27/2001)    
  • 甘肃正面临今年最大沙尘暴 风速每秒二十五米 (3/26/2001)    
  • 环保总局已破解沙尘暴成因–人为破坏是罪魁 (3/25/2001)    
  • 保护性耕作法可减少沙尘暴对农业打击 (3/24/2001)    
  • 大陆华北地区今天出现沙尘暴 北京能见度2000米 (3/24/2001)    
  • 昨天天津沙尘暴引起火警79起 (3/22/2001)    
  • 沙尘暴:千里河西走廊的“梦魇” (3/22/2001)    
  • 沙漠每年3.5公里进逼北京 (3/22/2001)    
  • 专家:新疆是中国沙尘暴策源区 影响波及日美 (3/22/2001)    
  • 北京沙尘暴 午后街头一片昏黄 (3/21/2001)    
  • 沙尘暴突然再现华北地区 (3/21/2001)    
  • 北京周三沙尘暴再起 (3/21/2001)    
  • 中国北方地区近日再次出现沙尘暴 (3/21/2001)    
  • 新疆是中国沙尘暴主要策源区 (3/20/2001)    
  • 新疆若羌遭受特大沙尘暴袭击 最大风力达8级 (3/19/2001)    
  • 穿越沙尘暴接力采访《南方周末》两记者不幸受伤 (3/16/2001)    
  • 北京 污染下的”诗情画意” (3/13/2001)
  • 相关新闻
    穿越沙尘暴接力采访《南方周末》两记者不幸受伤
    新疆若羌遭受特大沙尘暴袭击 最大风力达8级
    新疆是中国沙尘暴主要策源区
    中国北方地区近日再次出现沙尘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