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暴敲響生態警鐘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3月29日訊】26日下午2點,甘肅省張掖、武威、白銀等市縣出現大風揚沙天气,金昌、武威、永昌、古浪等地也先后出現沙塵暴天气,能見度均在500米左右。其中,武威和永昌的風速更高達25米∕秒。為此,當地气象部門發出沙塵暴預報,預報稱,27日下午2點至晚上8點,甘肅還將出現大范圍沙塵暴、大風天气……

沙塵暴頻頻肆虐北方

對于甘肅當地居民來說,今年以來,強度不一的沙塵暴天气已在河西金塔、民勤等局部地區先后出現大約8次,因此,他們對沙塵暴并不陌生。其實,就整個中國北方地區的居民來說,由于今年春天,沙塵暴來的格外頻繁,也越發地感覺強烈到對這一天气現象帶來的出行、生活等的种种不便。

据新華社報道,3月21日下午,今年第5次沙塵暴突襲京城,突如其來的狂風夾帶著滾滾黃沙在數小時內把整個北京城全部籠罩。5、6級的大風呼嘯著穿過北京林立相間的高樓大廈,肆虐的狂風一陣緊接著一陣,沙塵漫卷大街小巷,路邊剛剛綻放的櫻花樹在風中被壓低了腰,下班的人們或乘地鐵、或打車,路上的行人頓減。風中的行人或用紗巾,或用衣服蒙著頭、捂著嘴在風中吃力地行走……

同一天,同樣的沙塵暴殺向津門,在24小時內,該市出現火警79起,為今年以來單日火警的最高紀錄。其間消防官兵出動滅火警力千余人次、出動消防車輛近200輛次。除了消防部門工作壓力倍增外,許多被大風刮斷的電線也讓電力搶修隊著實忙碌了一番。与有關部門的熱熱鬧鬧比起來,老百姓大多躲在家中。當地媒体描述道:馬路上到處都是冷冷清清的,店鋪里鮮有顧客。就連平常最火的和平路、濱江道,此時也是空曠寂寞、行人寥寥,沙塵暴只好和孤獨的青石板路”較勁儿”。

沙塵暴引發生態危机

如果說,沙塵暴只是帶給城市居民漫天沙塵,污染空气,影響出行,危及健康,那就大大低估了沙塵暴的”分量”。專家告訴我們,由于超載過牧等人類不合理的開發活動,使北方部分地區土地沙漠化日益加劇,而作為沙漠化主要標志和突發事件的沙塵暴的強度也隨之不斷加大。沙塵暴与沙漠化,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存的惡性循環。

這絕不是危言聳听,据蘭州晨報報道,曾有”世界風庫”之稱的安西縣,從唐代至今的1200多年間,在其境內就有37座城池被風沙埋沒,而隨著沙塵暴的頻繁肆虐,這座在1000多年中因風沙侵襲而搬遷40次的縣城,又面臨著新的威脅。90年代中期,隨著石崗墩等風口植被的枯死,沙塵又一次次侵襲安西縣城。但凡有風,沙塵便彌漫整個縣城,屋內飄溢的灰塵嗆人肺腑,許多人不得不在家中戴上口罩,并在門口洒上清水以圖沾住沙塵,整個縣城店鋪關門,學校放假,所有的生產難以繼續進行,縣城之內只有風沙的呼嘯聲。如不加快整治力度,誰敢保証安西縣城不再搬遷!

另据報道,距北京和天津最近的渾善達克沙地,每年以1.8公里的速度向南推進,逼近京津。大面積的沙漠已侵入到燕山腹地河北丰宁縣的潮白河上游,其中面積達300余畝的一處沙丘离北京怀柔縣界僅18公里,直接威脅密云水庫。伴隨著沙漠的惊人擴展速度,近來來,沙塵暴更加頻繁、猛烈地襲擊京津地區。2000年,該地區經歷過14次比較大的沙塵暴,而進入新世紀以來,已有5次規模較大的沙塵暴肆虐該地區。不加快治理的步伐,誰能保証有一天沙漠不兵臨城下?

向沙塵暴宣戰

沙塵暴問題已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朱噷基總理多次到河北、內蒙古考察防沙治沙工作,并指示有關部門一定要把沙塵暴的問題研究清楚。一個由國家環保總局和中科院專家聯合組成的科考隊已開始對沙塵暴源區進行首次大規模的科學考察。

科考隊由我國研究沙漠、生態、植物以及气候等多個領域的專家組成,沿著沙塵暴發生的路線,兵分兩路,深入沙塵暴源區。春季是我國北方沙塵暴多發區,在這個時候組織大規模的科考活動,在我國還是第一次。此次考察,專家們將采用現場考察与衛星遙感相結合的方式,對取得的數据進行全面的匯總分析,以期最終找出沙塵暴的成因、危害、輸沙路線及方式,為科學治理沙塵暴提供權威的科學依据。

治理沙塵暴不僅要遵循科學規律,同時也要有法治保障。在前不久結束的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天津地質研究院的劉如琦教授就提出了《防治沙塵暴法制要先行》的議案。他認為對沙塵暴的治理是西部開發中法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獨有偶,來自浙江的政協委員陳新增提出了《在西部大開發中應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首位》的提案。他說:”北京前兩天的沙塵暴,充分說明保護生態環境迫在眉睫。這個問題不解決,不僅制約西部發展,而且也影響全國尤其是長江和黃河中下游地區的進一步發展。”

就目前而言,降低沙塵暴發生頻率,減少沙塵暴危害的當務之急就是植樹、种草、增加植被,加大”三北”防護林建設和西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据光明日報報道,我國即將投資2000多億元,在長江上游、黃河中上游地區,西北北部、華北北部和東北西部干旱風沙區,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及華東、華中和華南的宜林地區,按照分類指導、分區突破的戰略,掀起前所未有的造林綠化高潮。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堅持不懈地造林綠化,就一定能有效地減少沙塵暴。

新聞資料:沙塵暴

沙塵暴是由于本地或附近塵沙被風吹起而造成的。其特點是能見度明顯下降,出現時天空混濁,一片黃色。大多在冷空气過境或雷雨、颮線影響時出現,北方地區春季容易出現。沙塵暴天气風很大,能見度小于1公里。

摘自東方网


    相關文章
    

  • 大陸環境專家确定北方四大沙塵源區 (3/29/2001)    
  • 最強沙塵源區:甘肅河西走廊和內蒙古阿拉善盟地區 (3/29/2001)    
  • 杜鋼建:政府角色錯位何時了? (3/28/2001)    
  • 新疆塔里木河沿岸胡楊土有可能成為新塵源 (3/27/2001)    
  • 甘肅正面臨今年最大沙塵暴 風速每秒二十五米 (3/26/2001)    
  • 環保總局已破解沙塵暴成因–人為破坏是罪魁 (3/25/2001)    
  • 保護性耕作法可減少沙塵暴對農業打擊 (3/24/2001)    
  • 大陸華北地區今天出現沙塵暴 北京能見度2000米 (3/24/2001)    
  • 昨天天津沙塵暴引起火警79起 (3/22/2001)    
  • 沙塵暴:千里河西走廊的“夢魘” (3/22/2001)    
  • 沙漠每年3.5公里進逼北京 (3/22/2001)    
  • 專家:新疆是中國沙塵暴策源區 影響波及日美 (3/22/2001)    
  • 北京沙塵暴 午后街頭一片昏黃 (3/21/2001)    
  • 沙塵暴突然再現華北地區 (3/21/2001)    
  • 北京周三沙塵暴再起 (3/21/2001)    
  • 中國北方地區近日再次出現沙塵暴 (3/21/2001)    
  • 新疆是中國沙塵暴主要策源區 (3/20/2001)    
  • 新疆若羌遭受特大沙塵暴襲擊 最大風力達8級 (3/19/2001)    
  • 穿越沙塵暴接力采訪《南方周末》兩記者不幸受傷 (3/16/2001)    
  • 北京 污染下的”詩情畫意” (3/13/2001)
  • 相關新聞
    穿越沙塵暴接力采訪《南方周末》兩記者不幸受傷
    新疆若羌遭受特大沙塵暴襲擊 最大風力達8級
    新疆是中國沙塵暴主要策源區
    中國北方地區近日再次出現沙塵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