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指台湾前途由台湾人民决定

人气 9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27日讯】(中央社记者张谦香港二十七日电) 台湾总统陈水扁接受香港信报专访时指出,台湾的未来、海峡两岸的关系,只有台湾二千三百万人才拥有最后选择权、决定权。

  陈水扁日前在台北总统府接受信报执行总编辑陈景祥专访,有关专访内容自昨天起陆续刊登。在今天刊登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中,陈水扁主要谈到台湾未来、两岸关系、台湾经济及香港问题的看法。

  以下转述陈水扁总统回答该报有关台湾未来及两岸关系的重要对话:

  记者:对于统一的看法,你曾经公开说过香港的“一国两制”不适合台湾,目前你看两岸谈判的前景,短期内有没有条件重开统一谈判?

  陈水扁:我相信台湾的未来,两岸关系何去何从,会有什么发展变化,不是任何一个政府、任何一个政党、团体和个人所能够片面决定的。对于台湾的未来,两岸的关系,只有台湾二千三百万人才拥有最后的选择权、决定权。

  台湾是一个民主的国家,必须要尊重人民意志的选择和决定,这就是民主的真谛和精神。所以我们认为,所谓的“一国两制”,所谓的香港或港澳模式,以台湾人民在历次的民意调查中显示,绝大多数的台湾人民不可能接受港澳模式或“一国两制”。所以今天除非你不尊重民主、背弃民意,台湾二千三百万人的自由意志和追求理想目标不能受到漠视。

记者:当选一年后,你看两岸问题是向前发展了,还是倒退了?你的期待能否落实?还是愈来愈远了?

  陈水扁:去年三月十八日总统大选之前,两岸的关系是什么样,如今的关系又是什么样,即三月十八日前三天,三月十五日,朱镕基总理讲了些什么话,今天两岸的关系又是什么样,大家可以作一个对比。

  过去中共当局对民进党,对我个人,有很多的偏见,有很多的扭曲、误会,今天很清楚的又是什么一个情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天两岸关系没有恶化,没有退步,而能够趋于稳定,这就是最大的成果,也是我们感到比较欣慰的事情;可以粉碎,可以破除在选举前对我们的误会。我觉得这是一年来我们以柔弱胜刚强,以善意、诚意来试图改善两岸关系所作的努力和付出,已有一些成果。

  记者:你以前也说过,对于去大陆是有意愿的,你也曾经邀请大陆的一些人来访问 是不是这样也可以作为一种诚意的表现?对于两岸层次较高的官员互访,在最近有没有可能实现?

  陈水扁:我们没有改变过,我们仍然欢迎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汪道涵会长能够有机会到台湾来,来跟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一起来分享我们的经济奇迹跟政治成就;没有任何的预设立场,也不限定时间跟地点,我们随时欢迎中共的领导人能够到台湾来。

  当然如果有机会,个人也不排斥能够跟中国大陆的领导人接触和对话,希望能够有机会,就如何提升、改善两岸民众的福祉,作进一步携手合作。

  记者:有关“三通”的发展,从“小三通”到“大三通”的进程,现在的发展怎样?

  陈水扁:在台湾国家安全的大前提可以确保之下,我们相信依照市场的法则,互惠原则,我们愿意重新检讨过去政府的两岸经贸政策。所以,接下来两岸加入WTO以及经贸关系的正常化,“三通”的议题,是必须要勇敢面对,所以我们作了一些努力,展现诚意跟方向,就是先推动“小三通”,作为走出“大三通”的第一步,可惜很遗憾,对岸兴致缺缺,甚至刻意抵制,不让“小三通”这样一个良法美意能顺利圆满的推动,效果当然会受到限制。

  今天如果连“小三通”中共都没有办法拿出诚意跟善意,坐下来跟我方作对话协商以配合,那你说,要推动、要完成“大三通”,如果大家没办法坐下来,彼此没办法对话,互相没办法协商,你说,光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要推动,要来完成“大三通”,有可能吗?我相信答案相当清楚。

  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我们要来规划,要来推动,要来完成“大三通”这样的既定政策。但是不是我们可以片面决定,也不能一厢情愿。

  记者:大陆经常提出批评,说你对中国人的身份和称谓有所回避,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陈水扁:我相信今天不是要整天教人家讲是那里的人,或者自称是那里的人,整天在玩这些游戏,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作为中华民国的总统,作为中华民国的国民,要维护和捍卫的当然是国家的主权、尊严和安全,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能说要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或者政府,去要求另一个国家的人民、政府、领导人一定要跟他们讲相同的话。我们有我们的主权,我们的尊严,也有我们安全上的考虑,我们的坚持。

  记者:但请允许我再问,你是否愿意正面回答你是中国人?

  陈水扁:我相信,在国际上很多人讲中国人,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相信我们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是中华民国的国民。

  记者:最后想请你说一下,目前两岸还不能展开会谈,你希望向大陆方面传达什么信息?

  陈水扁:我可以讲的是,很遗憾的是,对岸在去年总统大选之前作了错误的评估,也作了错误的判断。但是一年之后的今天,他们对台湾的误会跟不了解,仍然没有太大的改善。我并不认为中国大陆那么多团体,那么多的机构,那么多的人在研究台湾,但结果并不了解真正的台湾。他们不了解民进党,也不了解陈水扁。所以他们没办法从几次的错误判断得到教训;他们喜欢听一些他们想要听的话。其实那一些并不是代表真正的台湾。很多人去了,讲了一些他们想要听的话,他们以为那是代表真正的台湾声音,其实他们错了。

  记者:你觉得大陆为台湾设下一个统一的时间表,然后进行倒数,要求你们配合这个时间表,你会如何回应?

  陈水扁:正如我刚才说,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府、政党,任何一个团体、个人,都没有任何权力为台湾人民做任何决定、都没有资格替台湾的未来作任何选择。我相信两岸问题需要透过对话的方式和平解决,不是以所谓的文攻武吓或定下时间表,强压在人民身上,这绝对不是民主的表现,也不是尊重民意的表现。

  记者:台湾不接受“一国两制”,但也有学者提出联邦或邦联的构想解决统一问题,你有何看法?

  陈水扁:我相信任何的两岸关系、架构,都要由人民来做最后的选择和决定;但很清楚,刚才提出的几种模式,中共当局之前完全持否定态度,连讨论的可能都没有。

  记者:对“一个中国”的议题两岸争议了很长时间,大陆认为台湾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前提,一切都好谈,你对此有没有最新的看法?

  陈水扁:这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办法解决的重大争议,很清楚的,所谓“一个中国”的原则,如果指中国只有一个,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分,我相信不要说我陈水扁,包括连 (战) 先生、宋 (楚瑜) 先生,我敢相信,我敢保证,他们也不可能接受。所以问题就在这个地方,所谓“一个中国”是什么,为什么大家有疑虑,为什么大家有不安,为什么大家不接受,就是因为“一个中国”的涵意和内容事实上是没有办法得到台湾人民的认同和支持的。

  记者:“一个中国”的涵意如果是回到“汪辜”会谈的共识,即各自表述,是否会较容易接受,避免刚才说的在认知出现差距?

  陈水扁:所谓九二年的“汪辜”会议有没有一个共识,其实到现在为止还是莫衷一是,所以过去台湾政府有一种说法,但是中共当局不接受,这是一个事实,是国民党的说法,是亲民党的说法,是新党的说法,中共也是不接受的。

  所以今天很清楚,就是因为有歧见,就是因为有争议,这是为什么我必须要提出的,必须要搁置争议,才能够对话、交流。只有对话与交流,才可能减少争议,或者化解争议,否则动辄要附带条件,要在某些前提、条件之下进行一些事情,那么问题就会永远耽搁在那边,没有办法获得改善。

  去年“五.二零”我在就职演说中说,两岸的领导人、政府,绝对有智慧、有创意,可以依照民主、对等的原则,在既有的基础上,共同来处理未来“一个中国”的问题,这样的主张,这样的一个希望,目前并没有改变。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快讯﹕美国可能让陈水扁会见国会议员 (4/26/2001)    
  • 陈水扁:如果中国撤除飞弹 台湾就可节省军购费用 (4/26/2001)    
  • 吴乃仁再谈联合政府 在野党指分化 (4/26/2001)    
  • 台湾艺人演阿扁 走红亦遭恐吓 (4/26/2001)    
  • 陈水扁总统:维护两岸和平是我的天职 (4/26/2001)    
  • 美高层透露 : 将发给陈水扁过境签证 (4/26/2001)    
  • 布殊煽动北京台北军备竞赛 (4/26/2001)    
  • 陈水扁会晤德副议长 谈论美军售与海峡和平 (4/25/2001)    
  • 陈水扁会见金庸 坦言女儿陈幸妤是标准的金庸迷 (4/25/2001)    
  • 陈水扁十一月份可能出访丹麦 (4/25/2001)    
  • 陈水扁总统:执政一年军售案获突破 (4/25/2001)    
  • 夹缝中的台湾:外交折冲与战略考量 (4/24/2001)    
  • 陈水扁五月出访中南美,随行人数达二百多人 (4/24/2001)    
  • 台南一中卧虎藏龙 陈水扁李安乃学长学弟 (4/24/2001)    
  • 陈水扁总统亲赴台南探视李安 (4/23/2001)    
  • 物理奥林匹亚竞赛揭幕,马英九刻意避开陈水扁 (4/23/2001)    
  • 华尔街日报:李登辉访日与美行程具政治意涵 (4/23/2001)    
  • 金庸抵台 将拜会陈水扁 (4/22/2001)    
  • 谢东闵追思会 扁李会面8秒钟 (4/22/2001)    
  • 陈水扁的儿子即将入伍当兵 (4/21/2001)
  • 相关新闻
    陈水扁的儿子即将入伍当兵
    谢东闵追思会 扁李会面8秒钟
    金庸抵台  将拜会陈水扁
    华尔街日报:李登辉访日与美行程具政治意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