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稀土供应 美研究从海底矿物提炼

人气 61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1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晓宇编译报导)几十年来,企业家们一直在考虑利用遍布海底的锰结核矿石提炼各种金属的可能性,但由于采集矿石的机器造价太高,一直认为经济上并不划算。然而近来随着各种金属价格的大涨,和中国强化对稀土出口的限制,锰结核矿石的利用再次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重视。

锰结核是沉淀在海底的一种矿石,它富含镍、铜、钴、锰等30多种金属元素,包括多种稀土金属元素。据美国《纽约时报》报导,科学家们开始重新探讨利用大型机器从海底锰结核中提取稀土金属的可行性。

美国地质调查局海底矿物专业的地质学家詹姆斯‧海因(James R. Hein)说:“人们很感兴趣,不久的将来稀土可能成为(经济)的驱动力。”稀土的应用范围涵盖了电子、石油化工、机械、能源、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可生产电光源材料、激光材料、超导材料、光导纤维材料等。

由于中国控制了全球95%的稀土产量,并于近一年中进行了出口限制,甚至禁运的行动。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寻找稀土的替代来源,最近美国科学家将目光投向了深海采集锰结核矿石。

今年10月,海因和5名德国同行在夏威夷大学美国水下采矿研究所的年度大会上提交了一篇关于收集锰结核以便获取稀土金属的方法,这或许预示着通过海底采矿来获取稀土金属的尝试启航。

水下采矿研究所主席查尔斯‧摩根(Charles L. Morgan)表示,稀土金属“确实很有价值,人们开始思考,也许这些东西(锰结核)并不那么简单。”

摩根表示,他正在考虑是否要着手分析5,000个从全球各地收集到的锰结核样本,以便证实其中稀土金属的含量。但他提醒说,海底采矿也曾经历过起伏,从锰结核中提取稀土这个好主意也许能带来新的突破,使其变得经济上可行,但终究怎样还有待于观察。

大多数稀土金属的储量并非稀少,只是它们的化学特征决定了其开发成本很高。几十年前,科学家就知道海底岩石中存在稀土金属。1968年,麻省理工大学的化学家阿兰‧艾利希(Alan M. Ehrlich)提交了题为“锰结核中富含稀土金属”的博士论文。在接受采访时,他也表达了对于深海采矿的兴趣,不过他指出,海底矿石中的稀土金属的含量太低。

很多矿企也同意这一点。但他们表示,随着全球范围内在海底岩石中发现其他更普通的金属(如铜、镍等)的价格飙升,海底采矿的吸引力也大大增加。

海因表示,现在,稀土金属不再是海底采矿唯一的驱动力,因为铜和镍的价格也很高。铜是工业领域一种关键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铜的减少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于海底采矿的兴趣。

相关新闻
稀土缺  德向加求援
稀土奇缺 五角大厦将援助美国采矿商
德国倡稀土OPEC对抗中国
调度稀土 美日峰会谈合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