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地严重萎缩 生态功能报废

人气 69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2月04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中国拥有湿地面积6,60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然而,由于不合理利用和人为的破坏,中国湿地面积急剧缩减。到1990年代中期,已有50%的滨海滩涂不复存在,近1千个天然湖泊消亡,黑龙江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湿地丧失,七大水系63.1%的河段水质因污染失去了饮用水的功能。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域面积从4千平方公里减少到不足50平方公里。2007年,鄱阳湖大旱,湖畔城市上千万人遭受饮水危机。

青藏高原被誉为“中国最美湿地大草原”的若尔盖,300多个湖泊干涸了200多个,草原沙化面积已10.53万公顷,每年还在以11.65%的速度恶化。

过度开发 直接占用毁坏湿地

素有“湿地之都”、“鸟类天堂”美誉的辽宁盘锦市,拥有亚洲第一大湿地。但是,就在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的大洼县赵圈河乡,当地政府占用湿地建成汽车旅馆,休闲会所,湿地温泉别墅以及湿地水上乐园等。目前已经完工的设施占地面积达到300亩以上。


中国云南拉市海湿地(维基百科)


围湖造田 湿地变旱地

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省,“围湖造田”使湖泊不断减少,萎缩后的湖泊已基本丧失了调蓄功能,水旱灾害面积逐年增长,由上50年代平均每年46万多公顷增加到80年代的170多万公顷。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因上游大量开荒造田,造成下游350公里的河道断流,罗布泊、台特马湖已干枯沦为沙漠。

上海、浙江、厦门等滨海地区,“围海造田”成为出台政策。江苏省盐城市原有582公里长的海岸滩涂湿地,目前只留下了尚不足50公里海岸线的“核心区”,其余全部人为开发。

上游水库水坝造成下游湿地萎缩

中国是世界上建设水库最多的国家,截至2006年底,中国有水库85,874座。上游建立水库后,下游水源则被迫切断。失去补充水源的下游湿地就面临干枯威胁。建造大型水坝也加剧了下游湿地萎缩。中国建造大型水坝高达2.2万个,占全世界大型水坝总数的45%,也为世界之最。水坝打乱了上下游水流平衡,造成下游湿地锐减。

在甘肃石羊河上游,8条支流上修建了10座水库,造成下游民勤县用水困难,“民勤将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传言不胫而走。

内蒙古阿拉善盟,由于上游地区大量使用黑河水资源,进入绿洲的水量由9亿立方米锐减到不足2亿立方米,致使东西居延海干枯,几百处湖泊消失。

黄河小浪底水库运行后,下游河床下切,同流量水位降低,造成湿地面积减少,其中开封以上河段浅滩、嫩滩、低滩湿地消失明显。

严重水污染毁灭湿地

严重水污染造成湿地报废。湿地具有一定的水污染净化能力,但是污染排放超过其环境容量就会对湿地造成毁灭性的打击。7大水系长江、黄河、辽河、海河、淮河、松花江、珠江均遭受工业废水污染,周边湿地大量毁坏。

河北湿地消失了90%,侥幸存留的湿地,八成以上也变成了污水排泄场所;陕西关中一带30多个县,几十年来消失上万个池塘。

相关新闻
青康藏高原三江源头正面临生态环境破坏
白鹳已确定在中国大陆绝迹
新疆白天鹅栖息区域扩大数量已达近万只
专家称四千年年前黄土高原湿地遍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