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央社新闻小百科:羊痘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叶子纲云林县14日电)云林家畜疾病防治所长张鸿猷指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羊痘列甲级动物传染病,发生病例须通报,非人畜或其他动物共通传染病,以绵羊、山羊、美丽诺绵羊感受性较高。

根据行政院农委会家畜卫生试验所疫学研究组资料,羊痘病毒(Capripoxviruses)是引起绵羊痘(Sheeppox)、山羊痘(Goat pox)和牛结节疹(Lumpy skindisease)的病原,属于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

羊痘在近50多年来,一直存在亚洲、非洲地区,已开发国家大都已彻底根除,或是有此病但不对外宣称,近年来随着合法及非法活畜进出口贸易,羊痘似有向外扩散的危机。

羊痘的传播,是靠动物直接接触或间接和污染接触,病毒可由飞沫传染,透过昆虫机械式叮咬或直接接触含有病毒的皮屑、分泌物、粪尿或吸入含有病毒的粉尘等,在污染牧场中,病毒至少可存活半年之久。

羊痘发病率起伏很大,死亡率介于10%至50%,羊只所有年龄层都会受到感染,死亡主要发生在年轻羔羊,其次1岁及成羊。因高死亡率、流产、乳房炎、皮肤痘疮,会造成羊毛及羊肉损失。

羊痘感染潜伏期最长可达21天,仔羊死亡率最高,死亡率高峰期是全身病变出现后2周左右。若是发生在新爆发地区,死亡率可高达100%。若是成为地方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会有极大变化,死亡率与饲场管理有极大关系。

羊痘发病临床特征,羊只在头部及身体会出现皮肤痘疮。感染初期会发烧,接着皮肤出现红疹、丘疹、严重者全身可见痘疮,病变甚至出现在呼吸道、消化道及内脏器官。

恶性型羊痘常出现于仔羊,痘疮可见于无毛皮肤、呼吸道黏膜及口腔,若伴随2次感染,可引起发烧和败血症,死亡率可达50%至80%。良性型羊痘常见于成羊,皮肤病变较轻微,全身性反应温和,死亡率约5%至10%。

台湾于民国97年7月在桃园县首度传出疫情,云林县在今年4月9日传出疫情,病羊全数扑杀,正追查传染源。

民国86年传出的口蹄疫,与羊痘都是甲级动物传染病。台湾现在并非羊痘疫区,但如果疫情扩散,将严重冲击养羊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