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签ECFA╱贸易惨 依赖倾中更严重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晓宜/台北报导〕马政府一再以台湾对中国出口依存度提高为由强推ECFA,但根据国贸局统计,台湾在中国进口市场占有率已逐年下滑,代表中国对台湾的产品需求度降低,若想再以ECFA强化对中国单一市场的依赖,无疑是病急乱投医,治标不治本。

根据财政部统计,今年第一季台湾对中、港出口二六四.二亿美元,占出口值四十二.八%,创历史新高。马政府也一再以台湾对中国的出口依存度逐年提高为由,强调必须快签ECFA,降低关税,否则台湾若失去中国市场,赖以维生的出口贸易会很惨。

但事实是,出口中国项目中有四成以上零关税,其中今年第一季出口中、港高比例项目就是零关税的电子产品,而其他各种加工出口用的原料零组件,也都可透过中国外销退税等于免关税,所谓签ECFA降关税、抢中国市场,只是为石化、钢铁、汽车等大企业,片面解读数据。

台湾智库财经部研究员卢俊伟分析指出,台湾在中国市占率下降主因有二,一是我国制造业附加价值率下滑,出口竞争优势不再,二是中国已发展出进口替代产业,且相关产业群聚形成,台商对台回购比例下降,因此,政府想以签定ECFA提升我国企业竞争优势,不仅是误诊病灶,甚至可能有负薪救火之害。

卢俊伟表示,一九九四年,台湾在中国进口市占率十二.五%,南韩仅六.三%;但2005年,韩国开始超越台湾,我市占率降为十一.三%,此后台、韩在中国进口市场的市占率即逐渐拉大。去年韩国十.二%,台湾只有八.五%。

但卢俊伟强调,此衰退现象绝非关税障碍问题,也绝非签ECFA即可解决,主要是中国以许多非关税障碍,吸引台商到中国设厂,逐步建立起在中国的产业链,发展出进口替代产业,逐步降低对台与其他国家的进口依赖。

因此,在中国已经对台进口减少的情况下,根本不该再以ECFA强化对中国单一市场的依赖。签ECFA,仅能使部分大企业短暂获利,却无法真正改善台湾产业体质,也无法为台湾开拓更多外销市场。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