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插画老顽童曹俊彦 记录庶民生活演变

人气: 2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郑景雯台北26日电)40、50年代台湾庶民生活的样貌,在儿童文学插画家曹俊彦笔下活灵活现,他所绘的图画无论是什么主题,都散发浓厚的童趣和台湾味,也因童心未泯,被冠上“老顽童”的称号。

曹俊彦的画作即日起至5月2日,在紫藤庐展出“我画庶民生活-曹俊彦插画原作展”,除展出多幅以庶民生活为主题的画作,另绘有玩具图鉴,画出记忆中的儿时童玩。

出生于1941年的台北大稻埕,曹俊彦从小喜爱绘画,喜欢观察生活中的细微,再透过笔触画成一幅幅生动的景象。

有着一头银白的发丝、戴着眼镜,说起话来调皮又会逗孩子开心的曹俊彦,在孩子眼中是位会说故事的曹老师,不过他笑说,小时候却被妈妈说像只乌龟、不爱讲话,总是把内心的话语转化成图像。

曹俊彦踏入儿童插画领域,是读台北师范学校艺术科时,在“新生儿童周刊”绘制插画,之后在报章杂志发表连环图画,进入台湾刚起步的儿童文学领域。

不过曹俊彦绘画领域也不仅限于儿童插画,他说,由于台湾插画家很难只靠画一种类型图像维生,因此他有好一段时间都靠着帮报社画副刊插图赚稿费,因而有一系列以庶民生活为主的插画。

曹俊彦笔下的庶民生活,可看到40、50年代台湾不同族群的生活样貌,像是漆着“反攻大陆”的围墙、拿着小板凳看野台戏、庙会、早年的电影院只有电扇没冷气等,记录台湾庶民生活的演变,也把观者拉回记忆的时光隧道。

只不过这些插画全都是以黑白呈现,除了和曹俊彦擅长用黑白线条、色块的对比,使画中人物富有生命力以外,他说,最主要的原因是早期报纸没有彩色印刷,只能透过简单的黑白线条呈现,却显得简洁有力。

黑白画风也延伸曹俊彦在1988年所画只有黑白图像、没有文字的童书“嘟. 嘟. 嘟”,故事的主角是1部小火车在行进中遇到的趣事。他认为,没有文字的童书,能让幼儿自行发挥想像力,编造属于他们的故事,并且让孩子在阅读中游戏。

现阶段曹俊彦除了创作,也在台东大学担任驻校艺术家,面对热爱绘画的学生,从不告诉他们应该如何画,而要学生永远保持本性,享受、体验生活。

同样也朝儿童文学绘画发展的女儿曹益欣,预计7月父女合作出新书,曹俊彦说,因为从不指导女儿画画,届时将会看到两人截然不同的画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