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棒的鼓励语就是“You can do it!”

60秒内让老板点头的重点说话术(4)

斋藤 孝

人气 5
标签:

前面已经说过,“称赞”的对象不该是结果,而是过程。称赞过程的意义,就是要对方更上一层楼。

这样一来,在“称赞”的同时加上“鼓励”应该更好。这等于一种“锦上添花”,激励对方更上一层楼的欲望。“称赞”+“鼓励”二合一,赞美文化才算完整。而且通常一套花不到一分钟。

那么到底该用什么句子来鼓励别人呢?我觉得这里也该用点英文。让我介绍一些很难翻成适当日文,却有决定性影响的鼓励语。

我曾经看过一个记录性质的电视节目。内容是一位负责教导美国启智学生的老师,与他的有趣故事。这位老师总是问学生“Can you ~?”。由于启智生的能力比一般孩子差,所以要一项一项作确认。

但是光确认他们会什么,他们永远都不会成长。所以某天老师给了他们与正常孩子一样的课题,但是不问“Can you ~?”而是改说“You can do it!”。

翻译起来的意思就是从“你行吗?”换成“你行的!”结果孩子们的学习成效因此快速增加,可见信任会让人成长。

“You can do it!”真是一句好话。能够鼓励别人、称赞别人,让人积极进取。一句话就有独特的世界观。

而且这句话别说一分钟,顶多只要三秒就说完了。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你办的到”、“我相信你”“就交给你了”等等。

但是这句话在日文里面会有“尽力就好”的认知。甚至还可能产生“我尽力就好”“我做得不错”之类的天真误解。也就是鼓励反而成了阻力。

当今日本人需要的是刚好相反的“毅力”。面对逆境的时候,需要再撑一口气来跨越难关的力量。这时候最适合的一句话就是“You can do it!”。这句话有日文所无法表现的力道,而且也没几个人听不懂。

而且这句话不是国语,多了一层心灵上的缓冲,说出来比较不会不好意思。既然找不到效果相当的日文,我们就应该更加活用这句话。只要把它变成跟“Thank you.”一样常见的惯用句就好。

“You can do it!”与“加油”的差别

“You can do it!”还有其他优点。

在美国好莱坞的电影里,常常看到剧中人物对自己说“Yes, I can!”的镜头。这属于一种自我催眠,而要在人际沟通中加入催眠效果的话,非“You can do it!”莫属。

这句话带有迈向未来的印象。本章开头提过,现代日本人有非常严重的负面倾向,所以“You can do it!”可说是对日本人来说最重要的一句话。

不过“You can do it!”本身并没有明确根据。如果对方回应“做都还没做,怎么知道我一定行?”确实就没戏唱了。然而,成功的条件就在于自认为“我可以”,或是别人对自己说“你可以”。

例如二次大战之前的日本政治家高桥是清先生,年轻时于美国留学的过程中,曾经遭到美国人欺骗而被卖做奴仆。当时支撑他撑下去的,是从小祖母一直对他说的一句话,那就是“你真的很好命”。

大多数的成功者不管遇到怎样的困境,都会觉得自己“很幸运”。如果自己真的想不开,让别人说自己很幸运也行。这就是“You can do it!”。

如果你身边有人缺乏自信,就应该对他说“You can do it!”。我实在找不到有什么赞美、鼓励的言语,比“You can do it!”更好。

另外一句常用的鼓励语就是“加油”。听到人家说加油,虽然不会感觉太差,但是总觉得没有正中红心的力道。或许还有人会想说“不用你说我也会加油”、“有空帮我加油,不如担心自己吧”。

这就是“加油”和“You can do it!”的差别。

我举个例子,假设我是个马拉松选手,沿路都有观众摇旗鼓舞,大喊“加油”。当我与领先的跑者并排,他对我说“You can do it!”。

前者固然令人高兴,但是后者让我感受到“一起分享成功吧”的心意。至于哪一种对你来说最有激励作用,便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待续)

摘编自 《开口就能说重点:60秒内让老板点头、客户买单、同侪叫好的说话术》脸谱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笑长爱说笑】安慰奖
与其批评抱怨老板,不如学习他
天生害羞 求职时如何争取合理薪水
上班族爱天秤老板 讨厌处女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