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向纳粹说不的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

刘晓

人气 307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12月23日讯】上个世纪世界最著名的指挥家之一是意大利指挥家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1867-1957),他先后担任过意大利拉斯卡拉歌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纽约爱乐交响乐团、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交响乐团的指挥。在将近70年的指挥生涯中,托斯卡尼尼指挥演出过100多部歌剧和无以数计的管弦乐曲,演出曲目极为广泛,其代表作是莱翁卡瓦洛的《丑角》、普契尼的《波希米亚人》等歌剧。

托斯卡尼尼的指挥艺术在世界乐坛上影响极大,直到上世纪60年代,都一直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他竭力主张总谱是指挥家唯一的遵循原则,应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谱,最大限度地表现原谱。据说他擅长记忆乐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的指挥特点以感情浩瀚、壮阔及风格多样而著称,并善于把作者的意图丝丝入扣地传达给听众。

令人赞赏的不仅仅是托斯卡尼尼指挥的音乐,还包括他那不屈的灵魂和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性格。

1922年10月末,法西斯在意大利夺得大权,在两个月后的选举中,法西斯分子也通过选举得到了米兰市的领导权。当托斯卡尼尼听说墨索里尼受命组阁、法西斯开始掌权时,竟气得破口大骂:“墨索里尼该枪毙!他肯定会使咱们遭殃的!”之所以发出这样的咒骂之声,是因为在这短短的两三年中,他耳闻目睹了法西斯的种种暴行,使他对法西斯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变化,由早年的支持转变为坚决反对,并对自己早年因一时糊涂支持过法西斯表示深深地忏悔。

墨索里尼上台后,意大利全国开始实行法西斯化,机关、学校、剧院等各种公共场所都按要求挂上了墨索里尼的肖像。在拉斯卡拉歌剧院担任指挥的托斯卡尼尼对此坚决反对,剧院没有悬挂墨索里尼的画像,这使得他和墨索里尼的关系十分紧张。

1926年春,拉斯卡拉剧院上演由托斯卡尼尼指挥的名剧《图兰朵》,墨索里尼提出要观看演出并要求在他入场时乐队要高奏法西斯颂歌《青年进行曲》。对此,托斯卡尼尼的回答是:可以,但要另请一位指挥。墨索里尼听说后极为气愤,为了避免不测,剧院经理和托斯卡尼尼的几个朋友急忙出来劝他改变主意,指挥演奏《青年进行曲》,但他却拒不妥协。墨索里尼感到脸面尽失,只好不观看演出。

由于托斯卡尼尼名声太大,墨索里尼虽不高兴但暂时也无可奈何。不过,他还是盼望其能重新支持法西斯,以提高法西斯党的威望。一次,墨索里尼路过米兰,指名要见托斯卡尼尼。托斯卡尼尼推脱不成,只好来见。在墨索里尼一番高谈阔论后,他要求托斯卡尼尼加入法西斯党,主管全国音乐,成为权倾一时的“音乐沙皇”。对于这颇具诱惑的邀请,托斯卡尼尼却断然拒绝。

1931年5月中旬,托斯卡尼尼从米兰到波洛尼亚市立剧院演出,当地的法西斯领导人也要来听音乐会,并要求开演前要先演奏《国王进行曲》和《青年进行曲》。托斯卡尼尼再次断然拒绝,那个法西斯领导人于是没有出席音乐会。当晚,托斯卡尼尼遭到了法西斯分子的围攻。

此后,意大利报纸在法西斯的控制下,开始了对托斯卡尼尼的诬蔑。他还上了警察局的黑名单,电话全天被监听。不过,警察局的电话录音战后却成为了解他的珍贵档案。他在电话中对人说:“我盼着赶快离开这儿,因为我实在忍受不下去了!”“我情愿抛弃一切,包括家庭在内。我要自由地呼吸。在这儿他们会掐死你的!你的想法必须跟那家伙(指墨索里尼)一致!……我可永远也不会和他想到一块儿去……永远也不会!我只是在开始时犯过糊涂,现在一想起来就觉得难为情!”(《音乐是不会死亡的》,第130 页)

1933年,希特勒邀请托斯卡尼尼担任在德国拜罗伊特举行的著名的瓦格纳音乐节指挥,托斯卡尼尼予以拒绝。对于接替自己的德国著名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托斯卡尼尼如此说道:“在作曲家施特劳斯面前,我要脱帽;在作为一个人的施特劳斯面前,我得重新把帽子戴上。”

然而,1936年底,托斯卡尼尼却来到了以色列特拉维夫指挥受纳粹迫害者组成的交响乐团的第1场音乐会。音乐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也表明了托斯卡尼尼对迫害者的同情和支持。

当1938年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后,托斯卡尼尼感到一切都完了。这时他最不愿意在三个国家指挥演出:德国、奥地利和自己的祖国意大利。同年4月,意大利追随纳粹德国公布了《种族宣言》,开始迫害犹太人;1939年2月掀起“纯洁文化”运动,开始禁售犹太作家和一切“不正确”的书籍。托斯卡尼尼虽然不是犹太人,但对迫害犹太人愤怒已极,他和12位指挥家联名致电德国纳粹当局抗议希特勒排犹,还曾到巴勒斯坦为犹太人义演以示抗议。

由于托斯卡尼尼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意大利各报又开始对他进行了新一轮围攻,要求“应该及时对污蔑法西斯主义和法西斯革命的人采取严厉措施。”他家门口开始有两名警察日夜监视。

1939年秋,尽管不愿离开自己的祖国,但72高龄的托斯卡尼尼还是决定离开欧洲,流亡美国。他刚到美国,德国就入侵了波兰,二战爆发。

身在美国的托斯卡尼尼,虽然有着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交响乐团年薪10万美元的优厚待遇,但他却从未忘记自己的祖国。他积极参加各种反法西斯活动,多次举行义演,积极购买战时公债,与其他政治避难者一起联名写信谴责法西斯,公开支持美国政府参战。他还常和流亡美国的意大利抵抗组织成员见面,给他们力所能及的经济资助。

为此,罗斯福总统在给他的信中赞扬道:“我们本着人道主义和坚定不移地为自由献身的精神,赞赏您在音乐领域中作出的极为出色的贡献。您像所有真正的艺术家一样,从自己的一生经历中认识到,艺术只有在享有自由的人中间才能繁荣。正因为如此,您常常登上指挥台,为受压迫和受苦受难的大众演出。”

战争结束时,托斯卡尼尼已年近八旬,但他依然在美国和意大利间奔忙。他秉承自己一贯的信念,在战后拒绝与那些与纳粹合作过的音乐家,如有理查施特劳斯、卡拉扬合作。这样的坚守让无数人肃然起敬。

相关新闻
宇明:托斯卡尼尼追求卓越精神值得效法
刘晓:拯救了2500个犹太孩子后的遗憾
新纳粹组织成员涉仇恨罪在温哥华被控罪
刘晓:辛德贝格玫瑰的芬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